王淑勤
摘 要:在《電子線路》總復習中綜合運用整合法、比較法、練習法和實驗法四種方法,有助于高職單招電子電氣類專業學生加深記憶,鞏固基礎,全面理解《電子線路》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更好地把握原理和規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增強動手能力。
關鍵詞:電子線路 總復習 方法 教學運用
《電子線路》是電子信息類專業主干專業基礎課,也是高職單招電子電氣類專業的專業課考試科目。筆者在長期的電子線路和高職單招總復習教學中歸納出《電子線路》總復習的整合法、比較法、練習法和實驗法四種方法,效果較好。
一、整合法
整合,就是把分散的內容整理、組合,通過連成知識系統加以掌握。電子線路知識點廣,單元電路繁多。只有通過整合,理出知識的結構體系,相互關聯,找出知識線索,才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生輕松地掌握知識。整合的過程就是理清各知識點,如同閱讀一篇說明文,找出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的過程(即線索)。
需要指出的是所謂整合并不是僅按一定脈絡的外部連結,更多的則是要下一番由結構、工作原理到特點,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的梳理功夫。一個將知識點連成線、由線組成面的立體交叉知識體系建構的完成才是運用整合法的最終目的。
二、比較法
如果說整合法是把分散的內容綜合起來以觀全貌,那么比較法則是把相關的內容分析對照以察內蘊。該方法指對兩種或兩種以上同類事物辨別異同或高下。由于電路的共性和發展演變性,在電子線路中值得運用比較法的問題或場合比比皆是。例如,對晶體管三種工作狀態、三種組態的比較;單級放大器和多級放大器的比較;組合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等各類功能相同但性能不同的電路比較;十進制與二進制的計數規律比較等等。
除上述把兩種同類事物進行相對比較——對比外,還可把兩類不同性質的事物根據它們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結論,這稱為類比。運用比較法,通過辨析認識事物的本質,探求知識的底蘊,了解事物的區別與聯系,則更有助于學生記憶和對原理、規律的把握。因此,在總復習中應充分地運用這一方法。
三、練習法
練習,這里主要指書面作業、做習題,這也是電子線路總復習的基本環節之一。練習是學生將理論聯系實際、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有效方法。只有引導學生把所學電子電路理論應用于電子技術具體問題的實踐,將知識深化、活化、遷移,才能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鞏固,同時培養其應用能力。在總復習中運用練習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注意講練結合、精講精練、以練為主,給學生更多消化、吸收的自主空間。邊講邊練,以講帶練,以練促講,甚至可以通過預先設計得出錯誤結論的練習,引導學生克服思維定勢的影響,激發其對講授分析的興趣和欲望。教師在學生練習過程中的指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于那些重點、難點問題的認識、分析。通過指導,關鍵是要引導學生明確練習的基本要求、明確解題的思路和分析方法、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學會合乎邏輯地思維和舉一反三,變“學會”為“會學”,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要講究科學性和實效性,把握練習的頻度、效度,要精練,不搞題海戰術。要使做的練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運算能力,還可以提高分析、判斷、歸納、綜合等思維能力。為此,對各類題型要認真把握,對題型標準化問題要加強研究,要注意題目的靈活性、變通性以及一題多解等問題。
最后,也要考慮梯度性和層次性,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加強練習的計劃性,既重視練習的基礎性,又要考慮練習的綜合性、提高性,保持一定的訓練梯度。可設計基本題、能力題和提高題,對學力不同、學習方向目標不同的學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值得指出的是對參加高職單招的學生而言,復習及練習的要求較高,則應進一步貫徹考試大綱,及時補充、拓寬及提高各有關知識點。一般應通過三輪復習,組織章節、單元、綜合、專題等多種練習、測試,并進行模擬性考試、反饋,才能達到預期要求。
四、實驗法
實驗法指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方法。該方法對促進思維、強化理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電子線路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復習階段,一方面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克服“重理論,輕操作”等傾向,加強實踐環節,引導學生對該補做的實驗要補做,該參與的見習、實習等操作實踐活動要參與。另一方面,在鞏固強化理論的同時掌握初步的電子電路基本技能,如電子測試技術、電子電路識圖繪圖測量儀器的使用等,以提高分析電路和應用電路的能力。因此在總復習中除對教材介紹的不少應用性實例予以重視外,還要進一步組織各類電子活動小組,開展各類電子技術專題實踐活動,以開拓學生視野,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總之,從這些年的教學實踐看,綜合運用這四種方法進行《電子線路》總復習,既可以讓學生得到很多裨益,又能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并理論聯系實際,切實提高了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陳其純.電子線路(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浦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