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為斌
摘 要:目前不少高職院校在就業指導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文章對如何搞好職業指導等問題進行了探析,提出了要樹立正確的就業思想、明確崗位和崗位能力、個性化的全過程指導和在實際工作中培養職業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職業 指導 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9-129-02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已進入大眾化時代,這其中作出重大貢獻的是高職教育。從2009年全國高校招生數字可以看出,高職教育幾近半壁江山,同時每年畢業生也在增加,由于高職不同于一般本科生,考研深造的很少,大多都要走上工作崗位;而另一方面各用人單位都在追求高學歷,所以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就趨于嚴峻。因此,做好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指導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
所謂就業指導就是根據職業對從業者的素質要求,按照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的指導,力求人崗匹配的過程。高等院校培養的學生直接面臨著就業,大學時期是學生走向就業的關鍵階段。為了幫助大學生認清自己,了解職業,培養合適的職業能力,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和價值觀,以致順利地找到合適的工作,職業指導就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作為高職院校,主要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實用性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這就表明高職院校畢業生直接面臨就業,搞好職業指導是高職院校一項重要任務。而目前這方面工作進行的如何呢?
1.一般院校都設立就業指導中心或就業服務中心,其職能是幫助學生就業,編制很少。而同時要面對的是幾千幾萬學生,且不說他們的專業素質如何,就是日常工作都忙不過來,用在學生職業指導的時間就會相應地減少。
2.不少院校也都開設職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分析形勢,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培養職業能力等等。但這些課程一般都在大一剛入學的時候開設,可那時他們才剛上大學,充滿著興奮和憧憬,根本不關心就業。而且這個課程一般在大一時就結束了。學生們姑且聽聽,缺乏連貫性,到畢業時真正需要進行指導的時候,這些課程的內容早就忘了。
3.現有的職業指導課程基本上都是一些總體指導,大而化之,沒有針對性,更談不上專業化和個性化。學生不了解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不知道將要面臨的崗位和職業能力。
4.縱觀現有的職業指導,基本上都是理論宣講,更多地強調方向、對策、思路,而對具體崗位的職業能力缺乏必要的指導和訓練。這樣就會造成雖然方向走對了,可是沒有這個能力或能力不足而達不到目標。
二、如何搞好高職院校的職業指導工作
面對目前的狀況,筆者就如何搞好高職院校的職業指導進行了探索,現分析如下:
1.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思想。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就是面向就業第一線的,專業設置也都來源于崗位調查,因為有了這些崗位需求,才設立這個專業;也因為這個崗位需要這樣的能力,才設置這些課程。也就是說高職院校的招生的,首先是為就業服務的。如下圖所示:

這種思路無疑是正確的,一切從實際中來,從崗位的需求中來。可是學生在選擇專業、學習專業的時候,缺少這方面的認知,他們往往為學習而學習,并不了解該專業面臨的崗位和崗位能力是什么。所以在開學之初的就業指導就要讓學生明白自己將來的崗位有哪些,將來的職業是什么,為了達到職業目標,需要哪些職業能力。使他們從一開始就在為將來的就業做著準備,在學習中就要注重培養自己的職業能力。
2.要讓學生明確崗位和崗位能力。學生樹立了職業的目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要讓學生從職業出發去認識崗位和崗位能力。比如一個專業往往對應幾個崗位,而不同的崗位在職業能力的培養上往往是不同的。如圖所示。
所以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剛入學的大學生認識到將來要從事的崗位和崗位能力,讓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對這些崗位進行排序,根據排序,找出自己的重點崗位和重點發展的職業能力。以便在將來的學習中得到集中的發展和訓練。
比如選擇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同學,將來可能面臨的崗位有:跟單員、單證員、外銷員、報關員等。這些崗位除了基本知識和能力的相關性,在實際工作中所要求的職業能力還有相當部分是不同的。選擇這個專業的同學,一開始就要他們根據實際把這些崗位進行排序,確定將來的職業發展方向。例如張三喜歡跟單員,其次是單證員,那么他將來主要練好跟單員的一套本領,學好有關跟單員所要求的一些知識和技能;并在此基礎上,再學習單證員的一套本領。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把每個職位所需的一套技能列出一個明細表,讓學生有個努力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數,集中發展職業技能。

這樣,經過兩三年的針對性、專業性地學習和訓練,使自己的職業能力得到一個質的提升,為將來做好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全過程指導。每班配備專門的職業指導老師(可由輔導員或班主任兼任),在對每個學生職業測評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制定職業規劃,選定職業目標,培養所需的職業能力。當然這一切不可能在大一的時候完成,大二、大三的時候要跟蹤檢查,促使其能不斷沿著既定的職業路線和職業能力發展,不使其偏廢。制定目標和規劃是一件容易的事,關鍵后續要能跟蹤發展。這里班主任或輔導員必須根據學生的意愿制定詳細的班級培養計劃,按時檢查監督。
4.加強實踐鍛煉,在實際工作中培養職業能力。現在不少學校都建立了實踐和實訓基地,要充分利用這些基地,讓每個學生學完一定課程,獲得一定職業能力后,都要走上實踐基地進行充分的工作鍛煉,以檢驗其能力的掌握和發展情況。如有可能,直接把符合一定條件的學生送到企業或公司進行實際工作訓練,走一條工學結合的模式。當然時間不一定要長,主要是鍛煉職業能力為主。這樣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兩者都不偏廢,等到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學生就不會眼高手低了,也不會迷失方向了。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在搞好職業指導中要有的放矢,樹立正確的就業思想,開拓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要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鍛煉成長,這對于提高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荊秋慧.論高校職業指導教師的必備素質及其培養[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8(12)
2.楊征保,肖淑葵.對高校職業指導內涵的認識[J].職業教育研究,2006(10)
3.邵海霞.職業教育與就業指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經貿系 江蘇南通 226007)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