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日
摘 要:本文主要表述了面對作文教學的困惑,如何改革舊模式,培養(yǎng)學生興趣,幫助引導學生積累素材,挖掘潛力,提高寫作水平。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 素材 興趣 模仿 評價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作文寫什么,如何寫作文,確實是一件很費心思的事情。《初中語文新課標》為初中作文教學指明了新的方向,現(xiàn)就新課標理念下的作文教學,說點個人的想法。
一、打破舊的傳統(tǒng)作文教學格局,建立科學有效的作文教學機制
傳統(tǒng)作文教學大多奉行老師命題,學生寫作,老師批改講評的模式,一切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的寫作,接受指導,缺乏自我意識,毫無自主和創(chuàng)新,沒有參與立意與評判,由此,逐漸地對作文失去了興趣,甚至生厭。所以,必須建立開放的作文教學系統(tǒng),解除傳統(tǒng)的束縛,教師應徹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發(fā)學生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
二、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有效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1.豐富寫作素材,克服學生的畏懼心理,讓學生“有東西可寫”
要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必須注意積累寫作材料,提倡多閱讀文章。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知識才厚實,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左右逢源,文思泉涌,如有神助。但僅僅靠多讀還是不夠的,還要強調(diào)對所讀內(nèi)容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材料讓它成為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并運用到作文中去。
2.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變“苦”為“樂”,以克服學生的厭倦心理
在寫作訓練時,可以強調(diào)學生先說后寫,還可以利用課前3分鐘進行演講,培養(yǎng)口頭作文能力,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而且通過說話過程中對口頭語言的敘述,提高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使學生寫作能做到中心明確,條理清楚。這樣,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會逐漸培養(yǎng)起來。
3.提倡模仿,培養(yǎng)文風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難度,又收到明顯效果。對于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講,應積極提倡和借鑒范文,培養(yǎng)好文風。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的“仿”,“仿”的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開始求“與古人和”,其后必須“與古人離”,所以我們必須強調(diào)模仿時還要加以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自己的文風。
4.改善評價機制,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進行寫作
要學生品嘗寫作成果,改變作文批改的方式很重要。要變教師的單一批改為邊評邊改,或是學生自評、自改,或是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批改,或是師生合批合改,或是全班講評,教師要充分利用作文講評這一契機,激勵優(yōu)生,啟發(fā)差生,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愉悅之感。教師批改時,還要對學生的認識、個性感情方面給予關(guān)注、熱心的指導。批改作文的過程應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是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明確今后努力方向的過程。
總之,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大膽摒棄舊的傳統(tǒng)模式,引導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多看、多說、多寫,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進一步引導他們熱愛寫作,讓那些貌似“老大難”的作文都成為“小兒科”。
作者單位:石家莊市欒城縣竇嫗鎮(zhèn)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