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華
【摘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動力來源于興趣。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充分把握住興趣這根脈,愛護學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絕不能給學生打“白條”。因為,如果今天你給學生打了“白條”,明天學生就會給你打“白條”,將來他可能還會給社會打“白條”,這個損失是無法估量、無法彌補的。
【關鍵詞】興趣 打白條 損失 無法估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4-0029-01
新課改理念下教材內容編排,給語文課堂增添了無窮的魅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尤其是積累運用中的實踐活動更是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它能夠讓學生多方位掌握知識,在娛樂中學會求知,學會做人。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一個實踐活動是以“少年兒童該不該結伴出游”為話題展開辯論。記得當時我把全班學生分成正反兩組,指導他們課下認真討論,精心搜集辯論的材料。雖然是第一次舉行辯論會,但是由于同學們準備充分,辯論會開得相當成功。臺上的代表有理有據、慷慨陳詞,臺下的觀眾聽得入迷,教室里掌聲不斷。在精彩的辯論中,同學們明白了“該去旅游”的理由,懂得了“不該去旅游”的道理。同時,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同學們輕松地學會了多種學習方法,在快樂中學習,在愉悅中掌握多方面知識。同學們參與的興趣相當濃厚,非常盼望下一次實踐活動的到來。教材中第二次實踐活動,也是一次辯論會,話題是“評選班委時,該不該選自己”。這次不等我吩咐,同學們早已私下里做好了充分的辯論準備,用同學們當時的話就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沒想到,同學們終于等來的“東風”——“該上實踐課了”,卻又繞圈刮走了,原因是我要外出參加一個會議。得到這個消息,同學們失望的心情難以言表,情緒一下子像往沸騰的開水中澆了一盆冷水。我勸慰大家說:“不要著急,等老師開會回來接著上。”“噢,老師說啦,開會回來接著上……”同學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眼睛里又充滿了希望。
然而,令同學們再次陷入失望的是,我回來正趕上快期中考試了,為了讓學生復習鞏固一下前面學過的知識,我決定再推遲辯論會。同學們聽到這個消息,那復燃的火花頃刻間又熄滅了,一個個無精打采、唉聲嘆氣……看到同學們那失望、無奈的表情,我忽然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向學生打了一次“白條”。記得前幾年報紙、電視新聞中曾報道某某部門給農民打白條,在經濟上給農民帶來負擔,精神上給農民帶來打擊,損害了政府部門的形象,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看了這則新聞,當時我感觸很深,一致贊成新聞媒體的呼吁:不要給農民打白條。而如今,我卻給自己的學生在知識上打了“白條”,這個損失是慘痛的,是不可估量的。盡管以后補上了這節課,但是同學們原先的那股熱情卻被沖淡了許多,效果遠沒有第一次辯論會好;豈止這些,老師的誠實守信也在學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這件事雖然過去一段時間了,學生是很寬容的,似乎忘記了此事,但是我卻一直銘記于心,一直不能原諒自己的過失。每當想起這件事,我會不由自主的打一個激凌,暗下決心:一定不能讓這樣的事再次發生!
然而,細細想來,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諸如此類的“白條”卻并不少見,你的耳邊常會響起這樣的聲音:“你的小紅花,下課后再給你吧。”“你提出的問題,以后再討論吧。”……像這樣的承諾可能有的會及時兌現,但是并不能保證有的不會變成“白條”。這些口頭承諾對老師來講,可能平淡如水,而對學生來說卻如獲至寶,假如及時兌現,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一石激起千層浪;如果只是出于應付,只說不做,將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應愛護學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一堂推遲的語文實踐活動課讓我深深地記住: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把住興趣這根脈,絕不能給學生打“白條”。因為,如果今天你給學生打了“白條”,明天學生就會給你打“白條”,將來他可能還會給社會打“白條”,這個損失是無法估量、無法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