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團團

摘 要:稅收籌劃作為財務工作的重要一部分,越來越受到重視。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必須遵守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必須考慮風險與受益的關系;要綜合考慮企業各個方面。
關鍵詞:稅收籌劃;經營管理;稅負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6-0030-02
企業在運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與納稅相關的經濟活動,往往會面臨多種納稅方案的選擇,如果企業不進行稅收籌劃,就可能承擔更重的稅負,或因片面降低稅負而使企業總體利益受損。所以,在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中要充分的進行稅收籌劃。
一、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必要性
1.稅收籌劃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資金、成本(費用)、利潤是企業經營管理和會計管理的三大要素。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就是圍繞如何有效使用資金,合理攤銷及降低成本(費用),從而實現企業的目標利潤而開展的。稅收籌劃就是實現資金、成本(費用)、利潤的最優效果,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2.稅收籌劃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的合理配置。納稅人根據稅法中的稅基與稅率的差別,根據稅收的各項優惠、鼓勵政策,進行投資、籌資、企業改造、產品結構調整等決策,盡管在主觀上是為了減輕自己的稅收負擔,但在客觀上卻是在國家稅收經濟杠桿的作用下,逐步走向了優化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合理布局的道路,有利于促進資本的合理流動和資源的合理配置。
3.稅收籌劃有助于實現納稅人的財務利益最大化。納稅人稅務計劃只是財務計劃、企業計劃的一部分,稅收籌劃的目標必須服從于納稅人整個財務計劃、企業計劃這些整體目標。稅收籌劃不僅要考慮納稅人現在的財務利益,還要考慮納稅人未來的財務利益;不僅要考慮納稅人的短期利益,還要考慮納稅人的長期利益;不僅要考慮納稅人所得增加,還要考慮納稅人的資本增值;不僅要考慮納稅人的稅后財務利益最大化,而且還要盡量使納稅人因此承擔的各種風險降到最低。稅收籌劃不但可以減少納稅人的稅收成本,還可以防止納稅人因違反稅法而繳更多的稅款和罰款,有利于納稅人實現財務利益的最大化。
4.稅收籌劃有利于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與納稅意識的增強一般具有客觀一致性和同步性的關系。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初衷的確是為了少繳稅和緩繳稅,但這一目的達到是通過采取合法或不違法的形式實現的。企業對籌資、投資、經營活動進行稅收籌劃正是利用國家的稅收調控杠桿取得成效的有力證明。現在,進行稅收籌劃的企業多是一些大、中型企業或三資企業,這些企業的納稅一般比較規范,相當一部分還是納稅先進單位。也就是說進行稅收籌劃或稅收籌劃搞得好的企業往往納稅意識也比較強。
二、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稅收籌劃
企業經營過程中經濟業務類型非常多,所涉及的稅種也很多,比如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稅種。因此在經營過程中應主要對涉及上述多稅種的事項進行籌劃以獲得稅收利益。
1.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對稅收的影響。固定資產折舊有直線折舊法和加速折舊法,不同折舊方法計提的折舊額不同,計入成本的費用也不同,最終影響到利潤的大小。一般來說,在實行比例稅率條件下,如果各年的所得稅稅率保持不變,選擇加速折舊法對企業比較有利;如果未來所得稅稅率越來越高,則應選擇平均年限法比較有利。
2.存貨計價方法對稅收的影響。企業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主要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等,這幾種不同的計價方法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存在著一定差異,影響著銷售成本。當物價上漲時,采用后進先出法,期末存貨量低,銷售成本最高,可將凈利遞延至次年度,達到延緩繳稅的目的。而當物價下降時,則采用先進先出法,期末存貨為最近成本,而銷售成本則較高價計算,同樣可以將凈利遞延至次年度,達到延緩繳稅的效果。
3.費用分攤方法對稅收的影響。費用分攤方法是指一筆費用如何分攤才能使企業利益最大。費用分攤方法很多,有直接計入法、分期平均分攤法、凈值攤銷法、五五攤銷法等,企業應根據各項費用的特點,恰當選擇分攤方法。
4.包裝物的處理方法選擇。消費稅作為特別調節的稅種,稅率較高,稅負較重,而實際從價定率征收的消費品如果和包裝物一起銷售,不論包裝物是否單獨計價,也不論會計上如何處理,均應并入銷售額計征消費稅。因此,包裝物與消費品可分離,包裝物數量和金額較大的納稅人如果改包裝物同消費品一起銷售、出借,則銷售額會因此大幅下降,消費稅也會因此大幅減少,從而獲得節稅收益。
5.銷售過程的稅收籌劃。銷售過程稅收籌劃主要涉及到銷售收入的確認和混合銷售行為對稅收的影響。不同付款方式銷售收入的確認時間不同,企業可以通過最可能地推遲收入確認的時間,把納稅義務往后退,減少當期現金流出量,起到延緩納稅的作用。而對于混合銷售行為,稅法規定以增值稅為主的混合銷售一并交增值稅,以營業稅為主的混合銷售一并交營業稅。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應稅貨物與非應稅勞務的比例來確定稅負最輕的納稅方案[3]。例:設X為不含稅進貨額,Y為不含稅銷售額,如果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進銷項稅率均為17%,營業稅稅率為3%,則當(Y-X)×17%>Y×(1+17%)×3%,即當X/Y<79.35%時,選擇營業稅可以減輕稅負。因此,應采取能加大營業額的比重,使其超過增值稅銷售額。具體(見下表):
三、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稅收籌劃應注意的問題
1.稅收籌劃必須遵守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能保證所設計的經濟活動、納稅方案為稅收主管部門所認可,否則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并承擔法律責任,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損失。稅收籌劃的合法性,還要求企業依法取得并保存會計憑證或記錄,使其完整、正確,并正確進行納稅申報,及時足額地繳納稅款。這樣就不會出現任何關于稅收方面的處罰,這也是稅收籌劃的一種形式。
2.稅收籌劃必須考慮風險與受益的關系。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決策時都要考慮風險與收益,同樣,稅收籌劃作為財務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進行稅收籌劃時也要考慮風險的大小,充分衡量稅收籌劃的受益與所承擔的風險。稅收籌劃與其他的財務工作又不同,它時刻受到稅法的約束,如果企業稅收籌劃的某個環節違反了稅法的規定,就屬于偷稅、漏稅行為,要追究法律責任,情節嚴重的甚至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甚至會導致企業破產。
3.稅收籌劃要綜合考慮企業各個方面。財務管理活動本身涉及到經濟、法律、戰略管理等各方面,稅收籌劃的結果也會影響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所以,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不能把著眼點僅僅放到財務上來,而要把稅收籌劃與企業的整體戰略目標相結合,綜合籌劃、合理選擇,不能顧此失彼,舍遠求近。
參考文獻:
[1] 閆本宗,王雪.高新技術企業稅務籌劃理論問題研究[J].財會通訊,2009,(10).
[2] 全國注冊稅務師執業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組.2011年全國注冊稅務師執業資格考試指定教材:稅法II [M]. 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11.
[3] 全國注冊稅務師執業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組.2011年全國注冊稅務師執業資格考試指定教材:稅法I [M]. 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