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要]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但是隨著經濟及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問題也顯現出來,引發了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諸多問題,從而影響了企業自身的發展,本文通過對目前中小企業的現狀進行闡述,并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經濟發展 中小企業 激勵 薪酬
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特別是在黨的方針政策下,我國中小企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很多企業在此期間發展壯大,成為我國企業中的中流砥柱,為我國的經濟增長、結構調整、產業技術升級、緩解就業壓力、保持社會穩定及豐富市場內涵等方面都做了積極的貢獻。
一、我國中小企業的經營特點
與大型企業相比較,中小企業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業規模小、經營決策權高度集中,但凡是小企業,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戶自主經營,使資本追求利潤的動力完全體現在經營者的積極性上。由于經營者對千變萬化的市場反應靈敏,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治理權合一,既可以節約所有者的監督成本,又有利于企業快速做出決策;面對當今時代人們越來越突出個性的消費需求,消費品生產已從大批量、單一化轉向小批量、多樣化。雖然中小企業作為個體普遍存在經營品種單一、生產能力較低的缺點,但從整體上看,由于量大、點多、且行業和地域分布面廣,它們又具有貼近市場、靠近顧客和機制靈活、反應快捷的經營優勢;大多中小企業更希望通過銀行借貸的方式來進行融資,然而在商業銀行方面,更愿意貸款給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許多中小企業被各種嚴苛的條件拒之門外。據不完全統計,中小企業貸款申請遭拒率達56%。
二、中小企業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1.中小企業員工流率性大。我國人口眾多,多年來都靠人口紅利來降低生產成本,與國外企業在價格競爭方面有著較為突出的優勢。有的中小企業認為人力資源依舊是供大于求,不愁在人才市場上找到合適的人才,因而對人員流動莫不在乎,沒有認真總結造成人員流失的深層次問題。大量的人才流失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及壯大,尤其是骨干人員的離開,給公司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打擊,可能會帶走公司的技術、銷售及市場等其他重要資源,從而給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造成了危害。
2.激勵模式單一。目前,我國多數的中小企業的激勵基本上是以增減員工的工資來做為最主要的激勵手段。有的企業還會根據一年企業整體的效益,在年終時期,給員工適當的獎勵,這種激勵。但是這兩種獎勵機制都屬于短暫激勵,片面的追求短期利益,可能會影響到長期發展。許多決策行為的成效往往需要多年后才能有所顯現,如果對員工缺失長期的激勵,會逐漸讓員工缺少創新性,限制了員工的積極性。還有很多中小企業為了避免員工之間產生矛盾,會采取平均主義,在激勵方面員工們拉不開檔次,不利于員工們更好地為公司創造更大利潤空間。
3.激勵機制缺少活力。當前的激勵機制受傳統定勢思維影響,往往都會按照職位的高低而進行獎勵,級別越高物質激勵就越高,這就會讓員工產生只有當領導才能收獲更多的物質心理,造成很多員工會注重人際關系,沉醉于權術,忽視了對業務上的鉆研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從而阻礙了企業的正常發展。就企業自身而言,激勵本身應該是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應該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員工的需求面也不斷擴大。因此,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及時調整企業的激勵機制,使員工具有更大的工作熱情。適當的讓業績突出和有特殊貢獻的員工的薪酬高于領導,這樣就能讓員工在自身的崗位上全神貫注的做好本職工作。
4.考核機制不完善。良好的激勵機制需要合理的考核機制配合才能發揮出本身的作用,但我國中小企業制度還處于粗放階段,大多數還是依靠直覺、印象和觀察來記錄員工對工作的情況而做出評價,缺少嚴格而系統的評定,容易在評定上造成失誤。對一般員工而言,因缺乏對員工日常工作的標準化考核,升遷及裁員都取決于領導的個人感情。這樣,往往離職的員工并非是庸才,升遷的并非是良將。
三、完善中小企業激勵機制的策略
1.建立以經濟利益為核心的科學薪酬體系。高效的激勵機制能夠吸引且留住人才,人才對一個企業來講是發展壯大的核心動力,可以發揮員工的潛能并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建立一個以經濟利益為核心的科學薪酬體系是高效激勵機制的基礎。物質激勵是企業整個激勵機制最基本、最有效的激勵手段,在滿足員工基本的物質需求的同時,同樣也滿足著員工們社會地位及精神方面的需求。打破以往傳統的單純漲工資、發獎金的俗套薪酬體系,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到人的其他方面的需要,將物質、精神等方面的激勵全部納入薪酬建設體系。
2.建立科學精確的績效考核制度。目前,我國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多數還在沿用“德、能、勤、績”等方面的民主考核制度,按照目前的國民素質發展,不能完全符合人們的要求了。如缺少客觀公正性,傳統的考評制度都是以個人品質和工作特質來衡量的,員工的個人魅力及與領導的關系直接左右這個人考核的成績,由此可見,傳統的缺少相對的公正性。企業要把考核標準量化,企業要讓員工的考核具有說服力。建立一套客觀透明的精確的科學考核機制,讓員工工作更加具有動力,并以此來提升自我價值。
3.加強企業文化自身建設。在我國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壯大,企業越來越多注重自身的企業文化建設。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不但可以激勵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還可以讓公司員工意識力凝聚,更加高效地完成各項任務,有些時候,企業的文化可以作為吸引人才或挽留人才的另外一種有效手段。做好中小企業的文化建設主要有以下幾點:一做好日常企業各項事務的管理,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人文氛圍;二是通過工作之余的聚會,加強員工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可以組織家庭式聚會,增強員工之間的友誼。
中小企業是否對員工實施好激勵,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發展。因此,對中小企業在遵循著一定的原理上,要對現代企業實行較為科學的激勵政策,并隨著形勢的發展不斷完善企業的激勵機制,讓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趙宏.商業銀行開辦證券代理業務監管對策思考[J].金融參考.2001,(5)
[4]孫玉成.中小企業拓展方略.企業管理出版社.北京,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