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 王健
摘 要:通過對張家口幾所高職院校的實地走訪調查,指出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即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院校自身、教師以及學生自身等五個方面來探討。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教師;學生;張家口市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6-0292-02
通過對張家口幾所高等職業學院進行實地走訪調查,發現高等職業院校存在的問題較多,涉及到國家層次、社會層次、院校自身、教師問題以及學生自身等方面。在這次調查中,共發放問卷4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356份。通過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找出張家口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國家政策制度層面
1.辦學經費不足。影響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因素眾多,特別是經費不足已經成為決定一所高等職業學院發展的首要因素。通過對張家口幾所職業高校進行問卷調查,其中選取400人進行問卷調查中,其中71%的人選擇“辦學經費不足”,辦學經費不足已經成為制約張家口高等職業院校發展的首要因素。國家或地方政府對高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職業學校校舍破舊、儀器設備老化、圖書短缺、缺少體育鍛煉設施和場所等。同時由于缺少必要的經費,導致了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很少有機會進行實踐操作訓練,導致了學生無法進行實地調研考察,導致學校無法進一步更新實驗儀器等,這些已經影響到高等職業教育健康發展,必要的教學環節都得不到滿足[1]。
2.管理體制不順。對職業高等教育學校的管理部門眾多,既有勞動部門也有教育部門,還有的是屬于發改委、農工委等單位,同時還存在大量的企業辦學,相當多的職業學校沒有被納入大教育體系之中,有限的職業教育政策難以覆蓋到全部職業教育機構,從而導致政出多門、管理混亂。
二、社會層面的問題
1.職業教育得不到重視。由于職業教育主要培訓的是技術性工人,同時職業教育學院很多都是大專或中專層次,使得社會上一部分人鄙視職業教育,認為職業教育是一種低水平、低層次的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地方政府及社會各界更加青睞后者,而漠視職業教育,導致對職業教育整體投入不足,辦學條件落后,遠遠低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現實要求。
2.企業對職業院校的支持積極性較低。國外職業教育之所以能發展良好,主要原因是獲得大量優秀企業的支持,特別是和這些企業共同辦學,進行校企合作是國外職業教育成功的因素之一。對比中國,以張家口幾所職業高等學校為例,就發現眾多問題。張家口幾所職業學校雖然也和相關企業進行合作辦學,但是實際效果很差。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第一,這些學院所培養的學生達不到企業的要求,去相關企業實習不僅幫不了企業,反而影響對方的正常生產,故相關企業的積極性較差;第二,學校的培養計劃,絕大多數都是自己制定,很少和企業進行溝通交流,就形成了一個天然鴻溝,導致彼此都不滿意的結局;第三,這些學院片面的認為職業高校不需要科研,導致教師失去追求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從而進一步影響學院的整體科研水平,使得學院的發展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這幾個原因最終導致的就是培養的學生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從而決定了企業對學校的合作辦學的態度下降,減少和學校的合作甚至停止和學校的合作[2]。
三、學校層面
1.辦學目標定位不準。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的目標就是為國家培養熟練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高技能的專門人才,是以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宗旨的。通過對張家口幾所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調查發現,絕大數學校的辦學目標定位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學歷性教育人才的培養,并有個別院校想法設法轉變自身的職業教育特征,想進一步發展普通高等教育,完全偏離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本質,從而陷入兩難境地 [3]。
2.教學設計滿足不了社會發展需求。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各行各業急需大量的高級技能型人才。由于高級技能型人才的缺少已成為制約地方經濟持續發展和阻礙產業升級的瓶頸。技能型人才的缺乏主要是由于許多高等職業學院過度追求學歷教育或者普通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是應用性教育,因此,課程應該突出應用性、實踐性。但是通過對張家口幾所職業高校調查后發現,高等職業教育學科、專業和課程設置脫離了應用性教育的實際。這些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專業開設過程中沒有真正了解社會需求,具有較大的盲目性和隨從性。有的職校攤子鋪得過大,開設專業過多,導致招生不足浪費資源;還有的職校不考慮師資力量、教學設施、實習基地等條件,盲目開設“熱門”專業,結果“專”不起來,只能多點文化課,與普教相差不多。即使開設一些職業課程,也由于和企業交流過少而流于形式,使學生得不到真正的技能培訓和鍛煉,滿足不了社會發展需求。
3.經費使用不當。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經費本來就比較缺少,但是就是這樣有限的資金,往往由于學校的認識不足,會出現經費使用不當的現象。通過對張家口幾所高等職業學院的調查,其中78%人認為學校在處理學校經費存在問題,問其原因,65%的人認為學校在硬件設施建設的費用過多,而對學校的軟件設施建設投資較少。一個學校發展不僅僅是需要漂亮雄偉的教學大樓,更需要知識淵博動手能力強的優秀教師,但張家口的幾所職業高校過度熱衷于硬件建設,對培訓教師缺乏積極性。這種缺乏內涵式的發展方式必然影響職業高等院校的長遠發展[4]。
四、教師層面的問題
師資水平對教學質量的好壞和辦學質量的高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支結構合理、技術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通過對張家口幾所高等職業院校調查發現,80%的人選擇“教學水平不高”,81%的人選擇“學歷層次低”,69%的人選擇“雙師型教師數量過少,影響實踐課教學質量”。
1.學歷層次不合理。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指出,到2005年,獲得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應基本達到專任教師總數的35%。通過對張家口幾所高職院校調查發現,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為零,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為10%,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為63%,剩下27%的教師是其他學歷。專任教師的學歷層次總體偏低,主要為本科學歷。其中還有部分老師是大專學歷甚至是中專等。可見,張家口高等職業院校的師資隊伍學歷層次不合理,尚未達到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要求。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學校的部分領導片面的認為一所高職院校是不需要高學歷的人才,對高素質人才重視不夠。
2.“雙師型”的教師比例偏少。《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對高職高專“雙師”素質教師的合格標準要求是: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素質教師比例要達到總教師人數的50%。“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和重點,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已經成為社會和教育界的共同呼聲。職業院校辦得是否有特色,能否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針對性服務,關鍵是要建立一支數量足、質量高,專兼結合,以專為主,比較穩定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通過對張家口幾所職業高校的調查發現,“雙師型”教師為22%,比例偏少,達不到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師的要求。
3.兼職教師比例偏少。兼職教師是職業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完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重要舉措。正是由于兼職教師對于改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結構,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高職畢業生就業具有重要的作用,故許多高職院校都積極引入兼職教師,讓他們發揮優勢帶動本校教師的發展。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張家口幾所高職院校引進的兼職教師所占比例較少。通過走訪調查發現,張家口高等職業院校引進的兼職教師不足學校教師總人數的8%,并且這部分兼職教師幾乎都是兄弟院校的教師,而從相關企業單位引入的一線人員較少,所占比例僅為1%。
4.教師能力不足。首先,受傳統觀點的影響,使得許多著名高校的畢業生不愿意到高職院校任教。就目前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現狀來看,既有較高的學歷水平又有相關工作經歷的高素質人才大多不愿來職業學校任教,形成了師資高要求與低素質之間的巨大反差。其次,傳統的教師培養模式,即普通師范的教育模式下培養的學生畢業成為高職院校的教師。這些教師不僅對職業教育的課程缺乏相應的了解,更為重要的是不了解職業學院的技能操作實踐流程,使得培養與培訓之間缺少有機聯系,培訓的效率不高。第三,學校過度重視硬件建設,輕視軟件的建設,進一步影響了教師繼續學習提高能力的積極型。
五、學生自身綜合素質較低
目前,到高等職業上學的學生主要是參加高考后落榜的學生,他們的高考成績較低,通過調查發現,高考最低分100分,最高分370多,平均分數是260多分,基本上是中學的差生。這些同學不同程度的都有過違反亂紀的行為,他們進入職業高等學院,對所在的學院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使得職校在社會上的信譽度大大降低,使很多人認為這樣的學校根本就是不是一所高等學校,根本就培養不出高素質的人才,致使許多家長不愿意把孩子送到這樣的學校。通過走訪調查發現,這些院校的學生一般具有如下特點:自學能力差,普遍存在厭學情緒,缺乏進取心;自我意識強,集體意識淡薄;創新能力不強;心理素質較低、自信心不強;法律意識單薄,專業素質較差等。
參考文獻:
[1] 李淑云.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未來發展趨勢[J].職教論壇,2007,(2).
[2] 胡偉,王曉敏,鄭彩云.國外職業技能培訓與啟示[J].繼續教育研究,2010,(2).
[3] 雷玉德.論中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變遷的動因與路徑[J].教育探索,2007,(2).
[4] 宋磊.中國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J].職業論壇,2010,(2).[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