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遠
〔關鍵詞〕 物理教學;學習興趣;學困生;方法;教學范
例;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2—0084—01
目前,中學生學習物理普遍存在困難,這阻礙了中學生的全面發展,阻礙了我國物理教育的發展,影響了物理教學的質量,尤其在一些落后地區更突出。一些教育專家、學者和教師對此進行了許多探索研究,但他們主要針對的是初中生,對高中生物理學習困難、學習興趣淡薄等問題的研究較少。下面我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后進生的學習興趣。
一、培養學困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方法
1.啟發探索。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創設問題情境,搜集學習資料,設計演示實驗,調動后進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鼓勵他們嘗試探索知識、發現知識。教師要從所創設的問題情境出發,由淺入深啟發學生去探究知識,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動手實驗、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反復探索、體驗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合作討論。讓學生以4-6人為單位組成學習小組,就探索學習的成果交換意見,互相完善和補充。同時,交流學習方法和經驗,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學習小組完成合作學習后,推選幾個小組講述其探究的過程、探索的方法、得出的結論,并讓全班同學就其匯報發表意見,表達自己的看法。老師則應抓住時機,積極鼓勵后進生陳述自己的看法,讓他們主動融入到集體學習氛圍之中。最后,教師就本節課的知識結構、方法、結論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3.練習和輔導。作為高中物理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所教課程內容,而且還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教師可提供一些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加深理解。學生如果在練習和作業的環節中,體驗到了一些成功的快樂,必然會產生學習的信心和勇氣。由于后進生存在個體差異,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情況相對不理想。因此,教師要找準后進生的知識漏洞,有效地進行指導。通過課后輔導,使后進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而提高學習能力。
二、教學范例——楞次定律教學
1.啟發探索。通過演示物理實驗,讓學生仔細觀察磁鐵的N極分別向上、向下運動時,電流表指針的偏轉情況。進而說明感應電流是有方向的。再提出問題:感應電流的方向如何確定呢?通過復習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和感應電動勢大小的原因,引導學生對其作出大膽的猜想。讓各小組根據教材內容分別進行實驗演示,并將相關數據填寫在表格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指導,尤其要幫助和指導學習后進生。
2.合作討論。先指導各學習小組按照表格中的相關數據分析、歸納、整理出實驗結論。然后各小組交換實驗結論,并分析和歸納相關的實驗數據,得出統一的實驗結論。選出幾個合作學習小組,陳述他們的實驗結論。然后讓全班學生展開討論,主動發表不同的見解。最后,教師總結判斷感應電流的方法,即楞次定律: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楞次定律,再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磁通量的變化與感應電流之間的因果關系是怎樣的?是否符合能量守恒定律?阻礙是否意味著原磁場的方向與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總相反?通過合作學習和討論,能使學生全面系統地理解楞次定律。
3.練習和輔導。練習前教師要講解楞次定律解題的一般步驟:明確原磁場的方向;明確原磁場的磁通量變化情況;根據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根據安培定則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然后精選練習題讓學生做,通過練習加深理解,學會運用。同時,根據物理學習后進生的練習情況,進行個別輔導。
三、效果分析
筆者在本校任教高二年級2、7、8班的物理課。其中,2班是優秀班,7班、8班是平行普通班。我選7班作為參照班,8班作為實驗班,7班有物理學習后進生13人,8班有物理學習后進生12人。我運用該方法在8班上課。經過2個多月的教學,在高二第一個學期的期終考試中,8班的成績明顯高于7班,且8班的物理學習后進生人數由12人減少到7人。這充分說明這種教學方法對提高物理學習后進生的學習能力確實有一定的效果。
??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