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英
摘要:現代乒乓球技術發展很快,擊球速度、力量、旋轉越來越強,落點變化多端,使回球的難度在不斷增加,因而步法移動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有的運動員說“步法是乒乓球運動的生命,重心交換是步法的靈魂”,更加突出了乒乓球步法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比賽中,雙方都力圖調動,控制對方,回去落點在不斷變化,這就要求運動員必須做到“每球必動”,以保證回球質量。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步法的訓練,而不能只重視手法。
關鍵詞:乒乓球;步法;訓練;動作方法
一、步法的基本要素與要求
步法是指乒乓球運動員為選擇合適的擊球位置所采用的腳步移動方法,它是乒乓球擊球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名優秀運動員必須具備的重要技術。隨著乒乓球技術的快速發展,步法也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它是及時準確地使用與銜接各項技術動作的樞紐,也是執行各項戰術的有力保證。
在打乒乓球時,對步法的要求有兩條:一是反應判斷要快,二是腳步移動要靈活。也就是要在合適的時間,跑到合適的位置,以便在該技術所要求的最佳擊球時間、最適宜的擊球點位置擊球。因此,不斷地加強運動員下肢肌肉的力量加強整個身體的靈活性和柔韌性,是提高乒乓球運動員步伐移動速度的一個重要條件。
二、步法的種類與動作要點
乒乓球步法的區分:從移動范圍來說有大、中小三種不同范圍;從移動方向來說,有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斜前方、斜后方等不同移動方向;從移動形式來說,有平動、滑動、跳動等。其種類有:單步、并步、跨步、跳步、墊步、側身步、交叉步、小碎步等。
1、單步。移步簡單、靈活、重心平穩,一般是在來球離身體不遠的小范圍內運用,在還擊近網短球或追身球時常采用此步法。動作方法:以一只腳的前腳掌為軸,另一只腳向前、后、左、右的不同方向移動,當移動完成時身體重心也隨之落到擺動腳上。
2、并步(換步或滑步)。移動幅度比單步要大,在移動時沒有騰空動作,重心起伏較小、轉換迅速,能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進攻型選手或削球型選手在左右移動時常采用此步法,是乒乓球左右移動的的主要步法之一。先以來球異側方向額腳用力蹬地向另一只腳移(或叫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只腳在并步落地后即向同方向移動。
3、跨步。移動幅度較大,常會降低身體重心的高度,近臺快攻打法在還擊正手位大角度來球時用此法較多。削球選手有時也會用它對付對方突然攻擊。來球異側腳用力蹬地,同方向腳向來球位置跨出一大步,身體重心隨即移至該腳上,蹬地腳隨后跟上一小步。
4、跳步。常會有短暫的騰空時間,同側是依靠膝關節的緩沖來減少重心的上下起伏。它在來球較快,角度較大時采用,是弧圈球打法在中臺向左、右移動或側身移動時常用的步法。來球異側方向腳的前腳掌內側用力蹬地,使兩腳同時離開地面向、后、左、右跳動,蹬地腳先落地。
5、墊步。移動幅度小,迅速,一般用于還原身體重心或腳距,調節擊球的姿勢。兩腳的前腳掌幾乎同時上下輕輕跳一下或踮一下,有時兩腳是不離開地面的。墊步可以向前、后、左、右移動,其要點體現在“墊”上,墊的動作幅度只相當于正常步法的半步。
6、交叉步。移動幅度和范圍都比較大,主要用來對付離身體比較遠的來球,弧圈球和快攻型打法在側身進攻后撲右大角空當,或從正手位返回到反手位大角度,還有削球選手在做前。后移動時均可使用此種步法。移動前先向移動方向轉體,緊接著來球異側的腳用力蹬地,在體前成交叉狀向來球方向跨出一大步,另一只腳再向來球方向跨出,在腳未落地前就可揮拍擊球。移動過程中藥注意腿、腰、上肢密切配合,協調用力。
7、小碎步(調整步)。頻率快,移動范圍小。可用于原地的重心調整和小范圍的移動、還原。用單步、小換步的動作方式,進行小范圍的移動或重心調整。小碎步看似簡單,似乎動不動無所謂,其實不然,小碎步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移動調整方式,高水平的運動員都很善于運用小碎步。我們在訓練實踐中更應該高度重視。
三、步法的運用
1、回擊近網球的步法,多用單步向前移動,擊球后應迅速撤步成準備姿勢。
2、側身攻步法。(1)撤步側身攻。移動范圍小,不宜發力,在來球靠近身體時多用。右腳后撤一步,左腳轉動,使身體半側對來球進行正手攻球。(2)跳步側身攻。移動范圍較大,便于發力,重心起伏大。判斷準確來球到反手位時,右腳用力蹬地,同時配合身體略左轉,落地時重心置于于右腳上,再隨擊球動作移至左腳。(3)換步側身攻。移動范圍較大,重心較穩,便于發力。來球到反手位時,左腳先向左方移動一步,同時身體左轉,右腳再向左方移動一步,使身體半側對球臺,重心放在右腳上,擊球后移至左腳。
3左右移動的步法。左右移動是乒乓球移動中運用最多的步法,可根據來球情況和自身特點選用滑步、換步、跨步移動,也可以幾種步法結合運用。
4、前后移動的步法。前后移動多采用前進步或后退步完成,擊球后應迅速向基本站位還原。
四、步法訓練應注意的問題
1、步法訓練可進行徒手練習,提高移動速度。但更重要的是應納入訓練計劃,與手法結合同步練習,不能只重視手法,這樣在比賽中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2、在訓練中應加強還原意識培養與調整步的運用,即使打單線也不可腳步不移動。
3、側身攻練習中,應掌握好側身時機,若側身過早,易被變線,過晚則易錯過最佳擊球時機。還應根據來球長短確定側身位置,若球近網,則向側前方移動;若球靠近底線,則要向后移動多一些。
(作者單位:西安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