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華青
【摘要】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入學起點低、基礎差,尤其是數學成績參差不齊,不利于教師的教學,也不利于學校的發展。本文在分析中等職業學校實施數學課分層教學所面臨的困難基礎上,通過對分層備課、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層授課、分層輔導、分層檢驗等分層教學的實施和分層教學的收獲與體會講述,系統地闡述了在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堂中如何進行分層教學。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數學;分層教學
近年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參差不齊,逐年下降,學生生源大部分來自各級各類學校挑選后成績較差的學生或少數成績優秀家庭貧困的學生。又因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根本沒有升學的壓力,畢業之后絕大部分都直接走上工作崗位,所以重“專業”輕“基礎”的實用主義思想比較嚴重。這就決定了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入學起點低、基礎差,尤其是數學成績參差不齊,既不利于教師的教學,也不利于職業學校的發展。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目前基本上仍然沿用普通中學教育的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原有基礎和職業教育的辦學宗旨,更沒有顧及中職學生的個體差異,容易造成許多學生因為學不會而厭學,逐漸成為老師眼中的所謂“差生”。這種現象在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影響,使得從事職業教育的一線教師備感無奈和迷茫。
筆者經過近幾年的摸索,根據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個性差異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點,在實際數學教學中采用了分層教學的教改實驗,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對此提出筆者多年進行數學分層教學經驗的一些總結和看法。
一、分組分層教學的課堂設計
在分層教學中教師要著眼中間,兼顧兩頭。除了在內容上按分層備課的內容施教之外,還要在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對不同組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教法。在課堂教學設計中,一要根據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按知識、技能、能力三條線設置“了解”“理解”“掌握”“熟練掌握”四個水平層次的教學目標。依據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分層備課,在備課的過程中,對不同組的學生提出區別性的標準,然后通過備課的形式表現出來。二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出適合學生的不同要求,使所有的學生不斷向高層次目標發展。三要保證分層教學過程中的階段性,分階段組織好群體教學、小組教學和個體教學,該合則合,該分則分。四要強化反饋,講求實效,在及時有效地實現反饋知識的基礎上,要組織好同一層次學生之間信息的橫向交流和不同層次學生之間信息的縱向交流,以及各小組之間信息的綜合交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特別是低層次的學生能有反饋的機會,有補償的余地。這樣每一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他們的注意力得到了集中,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調動,讓學生各抒己見,相互啟發,相互補充,達到相互推進,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分組分層教學的習題設計
由于分層教學以課堂集體教學為主,小組教學為輔,所以相應的每節課的習題就需要分層次,使得基礎不一的各類學生都能各得其所。習題的具體設計與選擇,要遵循教學大綱要求,本著教材內容,同時參照練習冊中的習題進行適當的編排和充實。第一層次的習題,以課堂練習和與例題相關的習題為主;第二層次的習題,以課后習題和復習題部分較典型習題為主;第三層次的習題,以復習題內容為主,適當選用練習冊中的習題。三個層次的練習題以題組形式出現,根據目標規定必做題和選做題。
筆者的做法是,體現基本要求的題目,全體學生人人都必須做。隨后,再布置適量的提高題,作為優、中組學生的必做題,作為差組學生的選做題。根據作業的錯誤情況,教師再決定全班訂正、分組訂正,甚至個別訂正。
三、分組分層教學的考核手段設計
測驗時通常采用A,B卷達標考核法,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都能反映自己的真實情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試卷。A卷內容以課本上須掌握的基本概念,如定義、定理的基本內容和課后的練習題為主,A卷達標者,可參加B卷考試;B卷出中等難度和難度較大的試題。對于A卷不達標者,可以在補救矯正知識缺漏后,繼續接受評價,直到達標。參加B卷達標的學生,如果對自己取得的成績不滿意,認為未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可以申請第三次考試,分數可以修改,原定層次不變。這種考核方法,既考核了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進取心,明確學習不是為了分數,而掌握知識是無止境的認識,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的思想素質。
采用分層教學后,筆者感覺教學過程非常輕松,學生也能快樂地學習,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得到了提高。因為對學生進行了分層,老師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更具有針對性,體現素質教育與因材施教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這樣能使每名學生都在課堂上學有所獲,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懂,聽得明,作業做得會,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每名學生都是一個成功者,這便是學習上的一種良性循環。當然,對于職業教育,寄希望于某一種教學模式能神奇地改變現狀,這是一種奢望,因為分組分層這種教學方法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分組分層教學的目的是讓各類學生都能得到提升,促進學生由“低層次”向“高層次”躍升,但對于基礎知識與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而言,如果被教師“定位”后,難以樹立學習的信心,學習上將更加被動。
總之,分組分層教學不僅僅是教學方法的改革,而是由“傳統教育”轉為“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一項整體改革。實踐證明,實施分組分層教學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成功的樂趣,但還有待于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完善和改進,真正讓職業教育的數學課堂變得有聲有色。
【參考文獻】
[1]王娟。淺談中等職業學校數學分層教學[J]。科技信息,2011(2):189。
[2]王淑萍。淺析職業學校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次教學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3):48。
[3]黃長斌。數學學科要搞好分層教學[J]。西北職教,201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