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艷
【摘要】高中數學在學生的數學學習生涯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既能承接初中數學的學習又能為轉接大學數學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高中數學的學習對大學數學的學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新形勢;學生;高中數學
一、定位高中數學學習的目標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時段的教育是在這個教育的基礎上延續出來的教育。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高中數學的教育要做到:①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的數學理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技能,理解數學名詞的概念以及結論,教導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②開發學生的數學想象空間,并教導其學會運用實例證實理論,培養簡明的語言概括和分析數據的數學能力。③鼓勵學生積極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討問題。采用分組合作、分隊討論的形式對問題進行交流,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促進了彼此間的交流,這對后期的學習很有幫助。④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建立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形成勤奮探討數學的刻苦精神和良好態度。⑤開拓學生的數學視野,認識數學存在的文化價值、應用價值、科學價值,養成縝密的數學思維習慣,進而感受數學的真正意義,產生對數學的崇尚之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1苯淌σ加強自身的知識體系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時代下,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教師不應該只是機械地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盲目地讓學生背概念、記題型,而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知識整體構造,向客觀性與育智性、多角度與多探索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不能只滿足于自己已有的知識。在教學手段日趨現代化的形式下,教師應該跟上時代步伐,熟練運用計算機方面的技術,不僅要學會利用計算機制作幻燈片,打印考題、教案,也要善于使用各種教學軟件,尤其要重點了解電腦軟件在數據方面的直觀化處理技術。
2筆髁⒀生的空間立體觀念
要達到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教學目的,首先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立體空間想象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模型幫助學生發揮想象。通過利用立體模型的點與線、線與面的位置來對其中蘊含的關系進行觀察,以此培養學生對空間結構的識別能力和想象能力。其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教導學生先從簡單的直線和平面幾何圖形畫起,以此鍛煉其畫圖的手感。這些前期的培養工作是為了教導學生學會在腦海里構建空間立體結構,把想到的空間立體圖形準確地畫在紙上,同時也是培養其能熟練地根據畫在紙上的空間立體圖形,在腦海里把其真實形狀構建出來。在高中數學的諸多題型中,立體幾何題的證明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任何一個數學分支都不能取代的。每年的高考題型中都有立體幾何題的分析,并且占據很大的分值,所以在論證的時候,要保證邏輯的嚴密性,要準確無誤地推理其中的定理、定義。其實,在對問題進行論證時,教師要教導學生學會運用多方位、多角度的方法進行問題的分析,以此找出一個條件證實結論,然后采取綜合法把答案寫出來。
3苯換喚巧,換位思考
高中數學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學會換位思考,揣摩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樣的疑問,會怎么思考問題,會在什么地方遇到困難,會出現何種錯誤,會忘記多少知識點。用科學的思路去把學生的思路引導出來,用數學的智慧讓學生的智慧得到啟迪,用豐富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激發。并嫻熟地運用專業的教學技巧,靈活地引導學生進入數學知識的學習中來。讓學生感受到這是一個具有個性化的課堂氛圍,促進師生間情感的交流以及心靈的溝通。讓課堂成為一個富有人性化及帶有人文關懷的地方,從而使數學教學成為一種讓人精神能得到釋放的“運動”。
4狽岣豢翁媚諶藎激發學生的求學欲望
在課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激發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活動,例如舉辦類似于課件制作演講、數字結算燈謎、公式拼圖游戲等活動。在平時,多鼓勵學生搜集一些關于數學家光輝事跡的歷史資料,開闊學生的視野,開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的創造力和個性特點得到發展。有些例子對于學生的學習是很有鼓動作用的,比如這樣的例子:有的數學家、化學家、文學家在原來的學習過程中沒有很好的表現,但通過一番刻苦的鉆研及頑強的拼搏后,學習上有了很大的進展,并成為一代名家,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并從此成為后人學習的榜樣,贏得千萬代人的敬佩。通過這樣的例子會增加學生們的信心,對其有著鼓勵的作用,而學生們也會明白:如果努力學習,成績肯定有所提高。高中數學教師要幫學生把基礎打好,保持學生能長久地熱愛數學這門學科,教導學生對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現象保存一顆好奇心,積極追求新的知識,多動腦,勤思考,運用數學的知識以多角度的視覺去發現問題,并學會研究、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好的,也不是僅僅依靠學生的單方面的學習就能取得良好成績的。這是一個很需要教師引導的學科,如果教師能夠科學地引導,學生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高中數學教師要珍惜課堂的時間,有效地引導學生把這一學科學好。
【參考文獻】
[1]劉遠毅。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中數學個性化學習方法的思考[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
[2]程林生。高中數學分層教學中的學生情感激發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10)。
[3]王鵬遠。對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有效性的一些思考——從“圖形的鑲嵌”的兩個教學案例談起[J]。網絡科技時代,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