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玉慧 馬 龍
(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付村鎮三河口小學,山東 濟寧 277605)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發展的必然。現代教育技術是當代教育的制高點。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它突破了計算機與多種電教設備的界限,融電腦、電視、錄像、錄音、動畫等功能于一體,根據需要可隨意處理文字、數據、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教學信息,形成智能化的多媒體終端,為教學提供了高效、交互、實時的操作環境和良好的服務。特別是多媒體網絡教學,將產生革命性的影響。搞好多媒體網絡教學,技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用什么樣的思想觀念去指導技術的運用。從目前多媒體網絡教學開展的情況看,筆者認為,正確處理好以下幾點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性原則。選擇多媒體教學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一切媒體選擇都是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的,不要為上多媒體教學課而上多媒體課。
直觀與抽象相結合。多媒體的選擇與教學方式要有助于形成抽象概念。
有效性原則。要從實際出發,選擇最有效的多媒體,不搞形式化,應以達到最優化教學為目的。
經濟性原則。要因地制宜,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校的實際條件考慮如何選擇多媒體,要充分發揮老師的潛能,用較少的投入,爭取最大地優化教學。
師生共同活動的原則。選擇的多媒體應能激發學生趣味,把學生組織到教學中來。
由于多媒體教學速度快,內容多,為使學生在課堂上能跟上教員的思想和推理,應要求學生能自動地預習將要在課堂中停止的教學內容,從而使其能有效接受、消化和吸收課內教授的知識和信息,提高學習效果。
改良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停止時,學生可堅持作筆記的傳統習氣,集中精神,眼耳并用,把少量內容中不能了解的局部和要害性的效果標志出來,留到課后溫習處置。
課后仔細溫習。學生聽完課后,要積極地溫習,及時地消化和吸收授課內容,關于不懂的效果,要勇于提出自己的效果和觀念,并同教員停止討論。
學生在接受知識信息的進程中,也存在著主客觀等方面的攪擾要素,這需求經過學生自身去努力克制。在整個教學進程中,學生必需積極配合教員,抑制各種攪擾,以期取得局部最佳輸入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首先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這無疑是正確的。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許多人因此忽落了問題的另一方面,即效率問題。效果雖然很好,但如果投入(這里說的投入不僅僅指經濟上的投入、更包括時間和精力上的投入)過多,效率不可能提高。例如,某些問題用語言、文字、圖形等媒體形式已能表現得十分清楚,如果單純為了追求媒體形式的多和全,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收集、制作影像資料,效果雖然提高了一些,但投入過大,以至減少了在加工、處理教學內容上的必要付出,得不償失。同時,由于視頻影像的播放需占用大量教學時間,使得單位時間內信息的傳輸量減少,這也是不合適的。在多媒體網絡教學中,要爭取用盡可能少的教學投入收到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網絡技術運用于教學,能帶來顯著的教學效益,但也存在另一面,這就是同傳統教學手段和以往電教手段相比,對教員要求較高,掌握起來要復雜一些,因此存在一個如何普及和提高的問題。筆者認為,開展多媒體網絡教學應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首先應當在教員中普及計算機和多媒體知識,尤其要熟練掌握Windows95(98)的使用和中文處理的方法,為學習多媒體網絡技術、掌握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打下堅實基礎。另外,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運用上,應當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先從演示型多媒體課件做起,使多媒體技術首先應用于課堂教學,然后再向更高的方向努力,使教員逐步掌握交互式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推動多媒體網絡教學的深入發展。
[1] 計算機世界[Z].
[2] 計算機網絡技術[Z].
[3] 多媒體網絡教學技術[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