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麗
【摘要】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現階段深化教學課程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的首要問題,因此探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結合作者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從學習興趣、掌握規律、習題練習、課后延伸等四個方面探討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性;策略
課堂是學習的重要陣地,提高學習的效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首先從課堂抓起,下面我將從四方面談談在新課程理念引領下,實現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心得及采取的一些具體措施。
一、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創設情境
引發學生興趣的情境很多,如:故事、游戲、音樂、圖畫、多媒體等,哪一種方法適宜,應根據授課內容和不同課時進行創設。在學生興趣濃厚、動機強烈時,揭示新課,師生同寫課題。接著指導學生讀好并理解課題,因為課題是文章的眼睛,抓住了課題就抓住了文章主旨,必要時對作者生平或寫作背景作簡單介紹。最后向學生明確本節課要達到那些教學目標。一堂課的教學目標,不要太多、太難,要立足主體,面向全體,要具體、有層次,保證95%以上的學生通過努力都能完成。
二、遵循規律,有針對性選擇方法
在實施目標過程中,教師要遵循語文學習規律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選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做到學生自己通過思考或與同伴合作能夠理解的不教,學生不理解的才教,可教可不教的不教,必須要教的才教。努力提升課堂的參與度、親和度、整合度,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收獲。這一步分為六環節,兩教時完成。
1.提出要求,初讀課文
初讀課文時可提出如下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遇有不理解的詞句,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積累想一想或做上記號。
2.發揮主體,檢查效果
(1)讀準字詞記住字形
①利用多媒體、小黑板、卡片等手段出示課文中生字和生字組成的詞,指名學生讀,相機正音并用多種形式反復讀,個別易讀錯或讀不準的要領讀、教讀。
②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形,學生“開火車”說生字結構和字形的組成,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要引導學生結合實例加以區別運用。
(2)指導讀書正確流利
教學時,指明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以中等生和學困生為主,隨時糾正他們讀書時的唱讀、漏字、添字、連讀、等一些毛病,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范讀作用,必需時要領讀,甚至教讀。把書讀正確、讀流利是小學語文課的“保底工程”。要“嚴”字當頭,“一字未宜忽”,要逐段地“過”。同時注意培養學生傾聽能力,讓所有學生都有事做。
(3)感知大意理清脈絡
在書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學生說出課文大意已水到渠成,但仍要教一些方法給學生。如:讓學生找出:誰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樣?教學生如何概括課文大意,如可以從課題入手概括課文大意,找出文章中心句概括課文大意等。然后讓學生縱觀全文,看看文章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再寫什么,理清文章脈絡。教學時采用指名學生說、相機評議的形式進行。
3.指導寫字,美觀勻稱
語文書上每一課生字一定要指導寫好。因為寫字是語文教學重要內容。教學時,先讓學生認真“讀帖”,讀完后描紅,然后臨帖。學生臨帖時,教師巡視其中,臨寫完后選擇有代表性的進行點評,針對學生書寫出現的不規范的地方,有目的有重點地引導學生再讀帖。這時教師要邊示范邊講解,最后學生再臨寫。
4.精讀課文,做好批注
教師要針對課文,提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問題要大,要讓學生有思考空間,還要與課后練習、本節課教學目標關聯)。讓學生帶著問題用自己喜歡閱讀的方式精讀課文,做記號,加批注。要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時間,教師巡視其中發現問題或輔導學困生。
5.交流匯報,品味詞句
交流時,涉及本節課教學目標和與課后練習有關的內容,要利用多媒體或小黑板呈現給學生,以便直觀的引導學生品味其中的詞句。品味時,要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品味之后,讓學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帶進課文中,根據品出的情感指導學生利用多種形式表情朗讀。好的語段或故事性強的內容要指導學生背誦或復述。品味當中還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一些到位的解題方法、技巧的指導,為完成課后習題和驗收目標打下基礎。品味詞句當中可根據需要適時運用多媒體、表演等手段,調節學習氣氛,減輕學生理解的難度,為語文教學增光添彩。品味詞句當中要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三、驗收目標:精煉習題及時調控
有效課堂要注重學生的當堂檢測。課前教師應當將最能扣住本節課教學內容的,最便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練習提煉出來,精心設計好題目,做到題型多樣、新穎有層次,兼顧不同學生。一節課目標教學完后,利用多媒體、小黑板等手段出示課前設計好的習題對學生進行目標驗收。反饋時,要全面了解不同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調控,解決問題,堅決不把問題留到課后。
四、鞏固目標:適當延伸輕負保質
有效課堂還要注重課堂適當延伸。一是課后練習的延伸,布置課后練習要根據課堂目標檢測出現的問題,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層次的具體實際,布置不同程度的習題,努力讓優秀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讓每一位學生既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又得到相應發展。二是延伸輔導學困生。對于當堂未能完全達標的學困生,課后要及時輔導,可采取“兵教兵”的方法。同時,教師要隨時掌握學困生進步情況,決不放棄班級任何一個學生,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