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素玲
摘要:小學數學的教學主要是最基礎的知識,學生學起來很容易。我們廣大教師除了教學之外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在我們的數學學習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就該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做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培養;樂趣
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班級是由學生組成的,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有比較強的好奇心,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對于學生的進步要給予表揚和贊賞,讓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強。
1.教師要給學生創設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要善于利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要多提問一些有趣的問題,然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他們在交流中提高自己。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2.要抓住學生“好勝”的特點,創設“成功”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比較好勝,比較好表現自己。教師掌握了這一特點就可以在課堂上經常表揚學生,給予他們動力和信心。
二、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感染那些貪玩的學生。這樣的學習氛圍可以讓學生在玩中學。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提問一些有趣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有一種想知道結果的欲望。
例如,在講圓的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制作一些不同的圓形輪子,然后讓輪子在地下滾動,并引導學生討論:通過這樣的演示會得出一個什么結論呢?為什么圓形的輪子在地上滾動的時候比較平穩而其他形狀的就不行呢?通過討論學生也就知道了方形、橢圓形等轉動時為什么不平穩了。總之,在課堂上教師要想方設法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用實物、道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過直觀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差,邏輯判斷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對于一些直觀的、形象的、生動活潑的實物比較感興趣。教師針對這一現象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教具把抽象的定義和概念更加形象化和直觀化。讓學生可以更好更快地去學習知識,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培養學生從感性認識逐步抽象出數學概念。
例如,乘法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難就難在加法向乘法的過渡比較抽象。如何把這些抽象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呢?我設置了這樣的場景,請三位學生到前面戴上小兔子的頭飾扮演小兔子。三只小兔子,每只小兔子都長著兩只長長的耳朵。三只兔子共有幾只耳朵呢?學生憑著直覺觀察,列出了加法算式:2+2+2=6(只)。教師伴隨著學生的演示,介紹了比加法計算簡便的算式:2×3=6(只),引導大家討論“2、3、6”各表示的意義。學生領悟了乘法意義所在。通過這樣直觀、形象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慢慢地讓學生去理解定義和概念。
四、應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是抽象難懂的,教師利用教學情境教學是有限的。因此借助于計算機教學使教學方式和方法更加簡便化。采用多媒體教學,能給學生多重感官刺激,這種直觀教學大大節省了時間也增大了課堂容量。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優生和差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時候要讓學生明白,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教學工具,不能有依賴感。教師要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從而大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習興趣
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和數字打交道。聯系生活實際就是注重數學的實用性。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生活實際,利用身邊的實例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課前先讓學生和家長到超市購物,感性認識購物需要人民幣,然后慢慢了解人民幣的面值。用所學的知識來計算一些加減法。教師要培養學生多觀察的好習慣,讓數學學習走進生活。
總之,小學數學的學習是比較容易的,教師除了傳授課本知識外還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讓學生懂得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