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仁
[摘要]語言只有在生活中運用、交流和表達,才是一種活的語言。英語是一種交際的語言,它來自生活,并為生活所用。因此,新英語課程標準倡導英語教學要與生活融為一體,要用生活理念構建英語教學大課堂,讓學生真正學會用英語去交流與表達。
[關鍵詞]英語;生活化;教學反思
語言只有在生活中運用、交流和表達,才是一種活的語言,就語言學習而言,五彩繽紛的生活既是語言的源頭,又是運用語言的沃土。英語是一種交際的語言,它來自生活,并為生活所用。因此,英語課程標準倡導英語教學要與生活融為一體,要用生活理念構建英語教學課堂,讓學生真正學會用英語去交流與表達。
一、教材處理生活化,重點突破生活化
我們提倡課堂教學生活化,就是要從生活經驗中選取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感受親切、自然,使他們學到知識,獲得經驗,得到發展。現行小學英語PEP版教材的編排就是以生活實際為主要內容的,它的功能話題包括學校、家庭、朋友、食物、水果、動物和顏色等等。這些都是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很容易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聯系起來。如Do you like pears?B Lets talk是以學生到懷特老師家做客,懷特老師用水果招待學生所進行的一些會話。
會話中的主要功能句型是:1.Do you like ...?Sorry,I dont like....2.Can I have ... please ? Certainly !
為了突破它們,可以創設生活化情景來進來教學。通過教師所創造的生活化情境,使教學在生活中得以延伸,課堂與生活距離的縮短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生就在生活化的教學活動中,在真實自然的語境中學到了語言,學會了交際。
二、活動設計生活化,評價活動生活化
語言是生活中人們交際的工具,英語教學應該努力走進生活,讓學生在生活化的實際使用中提高應用能力,從而保持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課的伊始,筆者用一些水果和食物來復習學生在前面已學的食品名稱,引導學生用前面所學知識在情境中進行交際,對積極參與的同學或獎給真實食物或獎給食品卡片。在操練環節,讓學生用自帶食品或食物卡片在小組內根據自己對食物的喜好進行會話,用本節課的重點句型進行交際。貫穿整節課的評價,筆者都是用食品的實物或卡片來進行獎勵。如果學生課堂表現好,筆者就會問:Do you like...?學生回答:Yes,I do.筆者就把它獎勵給學生。如果學生回答:No.筆者就會要求學生把I like...補充完整。然后再根據學生的回答獎勵他,或者讓他自個在實物或卡片中任選一個作為獎品。
這些與學生生活緊密相聯的活動,讓學生在學習時熱情高漲,思維異?;钴S,效率大大提高,也讓學生感到英語是一門實用的語言課。它喚醒了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生活經驗,極容易使他們對英語產生親切感,并驅使他們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語,并在生活中積極使用。
三、作業設計生活化
交際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學習英語就是為了能夠使用英語,能夠用英語交流。通過精心設計課外作業,可實現英語生活化的再擴展。平時筆者讓學生做如下家庭作業:讓學生收集、摘抄英文商標、中英文廣告、標牌;要求學生日常盡量使用英語口語與同學問好、交淡,遇到英語老師用英語打招呼,能用英語交流的地方盡量使用英語;讓有條件的學生每天堅持聽讀課文錄音,聽英語廣播,錄制自己的朗讀帶,鼓勵、培養學生閱讀英語故事書,看英語節目,欣賞英語歌曲。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在重大節日前讓學生創造性地改編對話或排演短劇,編輯一些英語報。
在Do you like pears?這一課后,筆者留給學生的作業是:1.Listen and read the talk two times (有條件的同學可以把自己的朗讀錄下來,在下節課的時候與同學一起分享。)2. Freedom talk of the new sentences with your friend or your parents.對學生的作業,教師一定要認真對待,幫助學生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樣才能更持久地強化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興趣,保持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英語,在學習英語中學會生活,使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才能讓他們掌握真正有生命力的語言。讓英語教學生活化,英語才會掛在學生的口中并能銘記在他們的心中。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