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剛
【摘 要】新課程標準將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平臺,其注重學習的結果,重視學習過程和知識技能的掌握。在“標準”中倡導科學探究能力和實事求是科學精神的培養。實驗教學是讓學生探究學習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是實現新課改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當前化學實驗教學正面臨著更新教學理念和實現現代實驗以及增加實驗自主探究性等多重任務功能,其重要性已越來越被廣大化學教師所共識。那么如何在實驗中體現新課程的要求?筆者結合多年來化學教學的經驗和體會,談以下幾點:
一、轉變教育思想,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教育功能
《新課標》明確指出了化學課程改革的重點:“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傳統的實驗教學強調講清原理,演示好實驗,盡管也注意學生能力的訓練與培養,但訓練的重點也是放在學生能否看清實驗現象,能否明白實驗原理,實驗的難點在何處等等。站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高度看,化學實驗教學的重點不應只是傳授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的訓練和培養,既要強調實驗在訓練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強調實驗在培養學生動腦、啟迪思維、開發潛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這也是化學實驗教學所要達到的更高目標。
二、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標》指出,自主性學習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師要幫助學生盡快步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可以讓學生獨立地進行實驗準備,自擬實驗步驟,搞清實驗原理;獨立操作實驗儀器,完成實驗觀察任務;獨立處理實驗數據;獨立分析推證實驗結果;獨立想辦法解決實驗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這一過程,就是要讓學生不停地動手、動腦,以此激活他們的思維,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和創造性,全面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指導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科學的學習方法的訓練和培養,對初中學生來說,需要有教師的指導。學生初學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時,除了在課堂上演示規范的實驗操作讓學生模仿外,還將操作要點以“口訣”的方式介紹給學生,如往試管里裝入粉末狀藥品要“一 斜、二送、三直立”;裝塊狀藥品要“一橫、二放、三慢豎”;液體藥品取用的要點是“瓶塞倒放、兩口緊挨、緩慢傾倒、加蓋放回”;使用膠頭滴管應“捏頭趕空氣、放手吸試劑、懸空滴液體、管口勿觸壁”;酒精燈的使用要注意“兩查、兩不、兩禁止”。這樣就能便于學生掌握實驗基本操作的要領。在學習氣體實驗室制法時,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勢,從學習氧氣實驗室制法開始,就向學生提出四點學習要求:①掌握制取氣體的實驗原理;②了解實驗儀器、裝置;③學會正確操作方法;④掌握氣體的檢驗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不僅知道“是什么”,能夠提出“為什么”,繼續追問“還有什么”,進而解決“做什么”和探索“怎么做”。當然,限于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點,學習方法的指導應當緊密結合實驗教學實際,循序漸進,不可能一蹴而就。
四、改演示實驗為協同實驗,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師的演示實驗往往因為可見度不夠而影響了教學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學生失去了興趣和熱情。為了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增強學生的參與和合作意識,適應《新課標》實施合作學習,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要求,應最大限度地將教師單獨操作的演示實驗改為師生共同參與操作的協同實驗,或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合作共同完成,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參與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實驗能力。
五、貼近生活實際,強化學以致用
新課標提倡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生活中的化學與學生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在教學過種注重了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現象入手,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自主地展開探究,加深他們對化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認識。
在學習酸的通性、pH時,讓學生完成家庭小實驗:用pH試紙測定肥皂水、食醋、礦泉水、洗發劑等液體的pH值,判斷各種液體的酸堿性,使學生親身體驗到生活離不開化學,化學源于生活。通過以上這些教學措施,使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化學與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處處都有化學。以此促使學生更為主動了解更多生動有趣、實用的化學知識,積極地把學到的化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達到學以致用、學用相長的目的。
六、做好相關實驗總結
做實驗的目地就是為了得到更準確,更具體的數據。實驗是一種直觀感受,在做完相關實驗后,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總結。在進行實驗總結這一塊,我們可以互換師生角色,分小組讓學生上講臺解釋實驗原理和現象并解答相關實驗問題,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鞏固。讓實驗這一換環節在學生的頭腦中既有直觀的感受,又能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基礎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落實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任重而道遠,我們作為初中化學教師理應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的理念,以創新的勇氣和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實驗教學改革的洪流中,為初中化學基礎教育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樹仁.新課程對教師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2
[2]鄭民.探究性化學實驗教學的藝術性與操作性[J].中學化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