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應生
摘 要:為了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不但要培養學生的求同思維,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逆向思維、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初中化學;思維能力;培養提高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大多只重視學生的求同思維培養,而忽視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只重視學生的順向思維培養,而忽視學生的逆向思維培養;只重視學生的模仿思維,而忽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教學實踐告訴我們,鼓勵求異思維,啟發逆向思維,引導創造性思維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廣闊性和深刻性的有效方法。
一、鼓勵求異思維,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求同思維”是啟發學生在同一個方向進行思考,尋求一個正確答案的思維方法。“求異思維”是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進行思考,摸索不同答案的思維方法。
如,在講授鹽和酸的反應規律時,教師先根據學生預習提問:鹽和酸反應一般生成什么物質?學生則會回答:
CaCO3+2HCl=CaCl2+CO2↑+H2O (1)
CaCO3+H2SO4=CaSO4+CO2↑+H2O (2)
學生會一致認為正確,因為它們是同類型的反應。但對(2)式教師就要從鹽的溶解性知識方面啟發學生分析,得出反應(2)式有問題。回:CaSO4微溶于水,沉積在CaCO3的表面,會使反應停止,從而使學生從一般反應到特殊條件反應中得出,鹽酸反應生成新鹽和新酸是有前提條件的。對于某些反應則要由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溶解性來決定。這樣,教師抓住一個問題啟發學生從不同方面進行分析問題廣開思路,綜合分析,就會開拓學生的思維。
二、啟發逆向思維,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啟發逆向思維是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從順、逆、正、反等不同方面去思考問題,不局限于一種固定的模式開展思維活動,要求學生不盲從,善疑問。
例如,學生一般能順向計算一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百分含量,如果改變條件進行逆向計算,求某化合物的分子量就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師在啟發學生順向思維時,一定要同時注重逆向思維訓練。
三、引導創造性思維,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在化學教學中,學生習慣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模仿思維。表現為教師講授化學概念內容,不能進行相似、相近化學概念的比較和辨析。開展學生實驗活動,總是教師怎樣講、學生怎樣做,不能進行實驗分析和實驗設計。在化學解題教學中,學生往往依賴于教師的解題模式,題目內容一變,學生就不會靈活地改變思維方式和方向。
例如,在講物質的燃燒時,教師提示的定義是:可燃物跟空氣里的氧氣發生的一種發熱發光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同時提示了物質燃燒的兩個條件:(1)跟氧氣接觸;(2)溫度達到著火點。為了防止學生片面理解這個概念,通常在講完這個概念后,動員學生做下面兩實驗:
(1)將鎂帶點燃后伸入盛滿CO2氣體的集氣瓶里,觀察現象。
(2)將點燃的氫氣通入盛滿Cl2的集氣瓶,觀察現象。
通過教師有目的地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對概念加深了解,得出結論:燃燒不一定有氧氣參加,任何發熱發光的劇烈的化學反應都叫燃燒。
這樣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可以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四、培養學生以上三種思維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在化學教學中,怎樣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逆向思維、創造性思維這三種思維能力呢?我的作法是:
1.引導學生廣開思路,富于聯想。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溝通各部分化學知識的聯想,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和探索問題,拓寬學生思路。聯想是拓展學生思路的好方法。聯想能力越強,思路就越寬。啟發學生進行聯想的思路很多;啟發學生從實驗現象去聯想;啟發學生從相似或相反的問題去聯想;啟發學生從物質的分類去聯想等。通過聯想,開拓思路,活躍學生求異思維、逆向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2.鼓勵學生勤學好問,敢于質疑。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對問題的分析和討論,不劃框框,不定模式。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勇于探索,善于提出問題,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見,把學生的思路搞活。例如,在化學解題教學中,可以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敏捷性、獨創性和廣闊性。
3.幫助學生分析、對比、歸納、小結。分析、對比、歸納、小結都能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思維條理性,而且有助于學生掌握化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加強記憶,并能及時聯系有關化學知識,從不同方向進行思維。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求導思維、逆向思維、創造性思維能力,關鍵在于啟發和引導,并要有目的的、有計劃、有步驟地貫徹在整個初中化學教學中,在教學中應加以重視。通過幾年來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在教學中能恰當地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引導好逆向思維、創造性思維,能大力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教得活,學生用得靈,記得牢。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素質起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曾暉.思維·實驗與化學教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01.
(作者單位 甘肅省臨洮縣廿鋪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