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摘要:音樂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的切實有效的途徑,但近年來,音樂教育卻受到了教育體制、社會以及個人認識問題的影響。本文從教育目的、教學方式和教育認識等方面談一下音樂教育的現狀及幾點思考。
關鍵詞:音樂教育;現狀;思考
長期以來由于教育體制、社會以及個人的認識問題,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音樂教育一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雖然近年來國家提出素質教育的方針,各地也興起了許多的藝術培訓班,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長期束縛、由于人們在認識上的誤區,使得音樂教育失去了原本十分有效的功能,尤其是音樂教育在對人審美能力的提高、道德素養的培養以及身體素質的增強等方面具有的特殊功能都沒有被充分發揮。通過筆者自身的學習經歷對當前音樂教育(主要是指基礎教育領域的非專業性音樂教育)在育人方面的教育活動有如下幾點思考:
現狀一:教學目的方面過于傾向學生的彈唱奏能力。
思考:以往的音樂課教學過于注重學生在音樂專業技術方面的能力,比如歌曲演唱的方法、演奏的能力等,而忽視了音樂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記得筆者上高中的時候,每周僅有的一節音樂課卻被大量的技術性聯系所充斥,根本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更談不上通過美妙而富有深意的音樂來培養審美、凈化心靈了。今年來素質教育的提出,使得音樂教育等藝術教育有了用武之地,藝術教育應該作為素質教育很好的切入點,通過筆者對寶雞市三所普通中學的走訪調查得知,近年來音樂課的確得到了更多的重視,以往考試前取消音樂課補習文化課的現象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音樂課的教學活動依然是以教學生演唱、演奏為主要形式。要實現音樂教育的育人功能,首先要轉變音樂教育過程中過分重視對學生進行音樂專業技能的培訓,樹立通過音樂使須生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的正確教學目的。
現狀二:教學方式方面單純的進行室內教學,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學生對音樂活動的參與機會較少。
思考:普通的音樂課教學活動基本都是在教室進行,而教室的教學過于單一無法充分發揮音樂的功能,應加強室外的音樂活動教學內容(如參加合唱、合奏訓練及比賽,參加文藝演出活動等),這些教學環節對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有很好的作用。積極開展社會音樂實踐活動,如在學校內部和校與校之間定期舉行演唱比賽,開展校園歌曲創作征集活動等這些都是十分有效的音樂教學手段。
現狀三:人們對音樂教育的認識存在誤區,許多人認為,學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好文化課最終考上理想的大學,而沒有認識到音樂對于人的和諧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思考:長期以來,由于應試教育的困擾使人們對學生的要求和評價都建立在考試成績的基礎之上,而音樂等藝術教育則成了教育活動的附屬品,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家長認為音樂的活動影響孩子的學習而不同意孩子參加一些日常的音樂活動。人們對音樂教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更是知之甚少,應當在努力加強音樂教學活動的同時,增加對音樂教育功能的宣傳,使更多的人認識到音樂教育對于培養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使許多的家長視孩子音樂學習和對音樂藝術的追求為“不務正業”的觀念得以糾正,還音樂教育以本應具有的地位。
(作者單位:寶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