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春

摘 要:學校體育課程是根據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開展的,傳統的體育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展開,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這樣的教學方法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局限了學生的學習視野,學生的學習思維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降低了學習效率。因此,體育教學要確立“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倡導主動式教學方式,要以培養學生興趣為主,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自主獲取知識,這樣的教學才有利于體育課堂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體育教學
一、“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教育理論背景
1.“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來源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論淵源來自美國教育學家和哲學家杜威的“兒童中心論”。他特別強調尊重人類自由的天性,尊重兒童的心靈和遵循教育的規律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以學生為中心”的對立面便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明顯的特征就是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通常采用集體的、滿堂灌的講授式教學,相應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的特征是重視和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通常采用多種教學形式組合起來進行教學。因此,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就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自主獲取知識,教師的主要職責不再是灌輸已有的知識,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為學生引領學習方向,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以及教師的指導下可以有選擇地獲取知識,這樣不僅僅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發現、研究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這樣的教學方法稱之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
2.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的關鍵點
■
分析上圖可以看出,“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是相對于“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法提出的,以學生為中心就是體育教學中立足于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動搖,教學要考慮到學生的全方位發展需求和實際情況,關鍵是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這樣才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圍繞“以學生為中心”教學又產生一系列的學習形式,如自主式學習、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等,這些學習形式都在以學生為中心教學中融會貫通。
二、“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以筆者的“足球選項課”為例,教師處處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和出發點,創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方式,讓學生對體育課堂產生興趣,學生的運動興趣被激發起來,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也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1.“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足球選項課
實驗課之前,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在周末觀看中超聯賽“廣州恒大與上海申花”的比賽直播,要求每個學生完成好以下家庭作業:(1)預測雙方比分;(2)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資料,預測雙方的出場陣容及戰術安排;(3)統計雙方有效射門次數;(4)通過觀看比賽和查找資料,了解什么是足球“越位”,并在課堂中抽查回答,當作課堂考評;(5)分析比賽結果,談談自己的感受。
2.課堂的過程與結果
第(1)項作業預測比分,學生很容易就完成了,可第(2)項作業就給學生帶了一定的難度,學生通過報紙、雜志、電視、互聯網等媒體收集資料;有的學生通過向家長、親戚、朋友等請教來收集兩支球隊的信息,學生的預測結果各不相同,陣形站位五花八門,有“4-4-2、4-3-2、3-5-2、4-2-3-1”等,但可以肯定的是學生都非常認真去預習教師布置的課前作業;在討足球“越位”問題上,教師讓學生踴躍的舉手回答,學生都認真地對“越位”做了具體描述,有的學生還現場在地面畫圖分析,最后教師用更準確、更專業的語言組織及現場的模擬演示,使學生清晰了解“越位”的概念,鞏固掌握知識。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利用小組分層教學,把全班學生分成四隊進行半場實踐教學比賽。比賽過程中,教師現場指導比賽,臨場分析“越位”技術,給學生以深刻印象。課的結尾部分,教師對剛才的比賽情況進行講評和對本課進行小結,同時讓學生對教師和課堂進行綜合評價,一堂足球選項課就這樣在學生的笑鬧聲中結束了。
3.評價與分析
(1)有些教師認為:整堂課學生亂糟糟的,課堂教學雜亂無章,學習練習的時間太短,達不到鍛煉目的。
(2)有的教師認為:本次課教學方式新穎、多樣,讓學生在愉快、歡笑的氣氛中學到新知識,最重要的是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到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學實效性強。
(3)本人認為這是一節教學方式新穎,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實驗課:①布置課前體育家庭作業讓學生對課堂產生了新鮮感和好奇心,也使學生和家長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學習和活動;②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的過程既有助于學生獲得體育課不能獲得的知識,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③本課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學習中學生的主體意識進一步加強,學生帶著學習疑難到生活中去解決,發揮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
三、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可從以下幾點進行思考
1.體育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教學的目標要清晰,教學任務要明確,以教學目標引領教學任務,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2.體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展開,因為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的教學活動才是科學的、有效的。
3.體育教學中教學方法和手段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設計,例如,游戲法、提問法、小組討論法、體驗法等都是很有效的教學手段,都是立足于以學生為中心,在大膽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
4.教學的理念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處處倡導快樂體育的觀念,讓學生在歡快自由的環境中學習新知識,感受運動帶來的樂趣,這樣他們更愿意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同時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
5.“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方法戰略非常重要,教師不能限制于單一的學習形式,應該多角度地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實際中有效地轉化、轉換和轉變。
6.“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評估要多樣化,它們更能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
參考文獻:
[1]張勍.“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出版社,2012-09.
[2]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崔允漷.有效教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6.
[4]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走進課堂: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案例與評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5]烏娜.教學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