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斌霞
摘 要:在教學前教師要向學生展示計算機諸多方面的應用,如,播放音頻和視頻、上網搜索信息、收發電子郵件、上網玩游戲、計算機畫圖、AutoCAD設計、動畫制作、處理圖形圖像等日常應用,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計算機的廣泛應用,激發他們對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興趣,進而產生學習熱情。
關鍵詞:激發興趣;培養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一、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喚醒學生自學的動力
在理論教學中教師應多采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制作出圖文并茂和簡單動畫的幻燈片,使學習內容借助于計算機更具有趣味性、易智性、娛樂性,把課堂上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在寓教于樂中掌握。因此,在平時的上機實踐中,要將班上的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次的實踐內容既要練習驗證和鞏固剛剛學習的理論,又要給學生提出具有能發揮創造力的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的作業給予積極的評判與賞識,發現學生的優點和好的做法,加以激勵。
利用游戲學習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練習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得很累,而且很不愿意學,更不能強迫其練習,可在教學中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賽看誰的成績好,然后把普通打字員的平均打字速度和學生最好的打字速度做比較,學生就會感到一定的差距,產生了強烈的成功欲望,增強了求知欲,這時“趁熱”講解指法練習的方法,學生自然聽得認真、專心。經過反復的練習與提高后,教師設計一個比賽,設定獎項,舉行一次技能比賽,選出優秀者,給予獎勵,舉行一個學習交流會,推廣經驗,發現不足。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又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二、指導學生使用教材和軟件幫助,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首先,重視上機實踐教學,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探究環境。教師應針對每堂課的重點內容,給出具體的上機實踐題目,應注重主要步驟、操作方法,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操作題,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既有積極思考的余地,又有解決問題的參考方法,減少學生上機操作的盲目性。其次,應盡量多安排一些具有可操作性、設計性與綜合性的題目,減少驗證性與演示性的題目,提高上機實踐課的質量。
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和布置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探討思路、研究解題方法。在Office辦公軟件中,Word、Excel等都有幫助功能,教師應指導學生利用幫助功能自行解決遇到的簡單問題,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而且能深化和拓展學習的內容。
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方法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充分利用一些教學軟件、網上教學視頻與網上學習資源。互聯網能提供界面友好、圖文聲像并茂、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還能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各種學習資源。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還要加強課外閱讀,引導學生閱讀與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有關的書籍,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各個領域的最新發展,學習最新的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還能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專業技能的提高,從而積累更多的專業知識,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以此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校要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交互、協作、探究學習的學習環境,同時提供一個搜索、獲取、整合信息的計算機平臺,這樣學生不僅可以自行獲取教學資源與信息,還能參與網上互動、小組學習、討論、答疑等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發揮個人的能動性,拓展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不同的課程應采取不同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學習Internet時,如果只單純地學習局域網、互聯網、各種網絡的結構、類型、設置TCP/IP協議等理論知識,而實際上機操作很少,這既不符合該課程的教學方法,同時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最佳的學習方法應在學習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與能力并重。并且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多演示各種具體的、學生易于掌握的方法,不但使教學手段靈活多樣,更重要的是給學生提供眾多的、可借鑒的方法,為學生的創新與探索奠定基礎。還可以讓學生每人每周摘抄一些小技巧、小經驗,然后在班上交流,評出最結合當前教材、最實用、最好的并在實踐課中加以檢驗。
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如,組織一些學生參與管理微機室,讓學生在課余時間練習微機的安裝、調試、觀看VCD教學光盤等。實踐證明,開展這種活動不但能激發學生的愛好和興趣,而且能拓展學生的學習方法。
總之,運用多種形式、多種方法讓學生動起來,興趣產生動力,動力就能促進學生自學,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從而提高了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