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等
摘 要 目的:探討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治療方法。方法:收治急性重癥胰腺炎(SAP)患者58例,進行系統性回顧性分析。結果:非手術治療例,治愈例,手術治療例,治愈例。結論:合理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強調以非手術治療為主的治療方案,對有早期手術指征和中轉手術指征患者應當及時手術治療。
關鍵詞 重癥胰腺炎 臨床特征 診斷 個體化治療
急性重癥胰腺炎(SAP)是一種病情兇險、并發癥多、死亡率高、治療棘手的外科急腹癥。不僅表現為胰腺局部病變,由于大量胰酶及有毒物質被吸收入血,引起全身多臟器功能損害,必須引以重視。近年來,隨著對SAP治療對策理念的更新,治療由“一旦明確診斷立即手術”,到現階段的區分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的“個體化”治療。SAP的并發癥及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高達20%左右[1]。2004年4月~2012年6月收治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58例,分析其病因、臨床特征,并探討治療策略。
資料與方法
2004年4月~2012年6月收治急性重癥胰腺炎(SAP)患者75例,男48例(64%),女27例(36%),男女比例1.78∶ 1,年齡18~71歲,平均49歲。SAP診斷標準符合2002年世界胃腸病大會頒布的急性重癥胰腺炎診斷標準,APACHEII積分≥8分,Ranson積分≥3分,BahhazarCT分級≥B級,器官功能障礙的診斷標準符合2001年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胰腺外科學組重癥胰腺炎診斷標準[2]。
方法:①非手術治療:禁食、胃腸減壓、質子泵抑制劑應用,用生長抑制素抑制胰腺外分泌,積極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積極擴容抗休克,營養支持,應用足量有效抗生素。②手術治療:胰腺被膜切開減壓;壞死組織清除;胰周及腹腔多管引流;胰腺局部切除;胃、空腸、膽道造瘺;膽囊切除;膽道減壓引流等。
結 果
完全內科保守治療組46例,治愈39例(84.7%),死亡7例,其中消化道大出血1例,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真菌敗血癥1例。手術治療36例,死亡9例,其中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腹腔內出血2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2例,腹腔殘余感染1例。
討 論
重癥急性胰腺炎全程大致分為3個階段,包括急性反應期、全身感染期、殘余感染期[3]。治療方法的選擇一直存在爭議,把積極、有效、綜合的非手術治療放在首要地位。強調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不應一律強求早期或晚期手術。絕大多數SAP早期無感染,發病5~14天為胰腺壞死期,只要胰腺壞死不超過50%或感染,經過積極有效的非手術治療,壞死組織可逐漸機化、吸收,主張先對重要臟器功能進行有效支持,安全度過急性反應期,再根據病情發展決定手術時期。SAP依據病因分為膽源性和非膽源性,膽原性SAP有梗阻者應緊急手術或內鏡治療,非膽源性SAP根據CT檢查看是否有感染,已有感染存在著重癥監護24~72小時,無好轉則中轉手術。
總之,對SAP的治療,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不應機械的以手術治療或非手術治療為主導,綜合各種治療措施,實施個體化治療方案,合理掌握手術指征和時機,才能達到最好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Bank S,Singh P,Pooran N,et al.Evaluation of factors that have reduced mortality from acute pancreatitis over the past 20 years[J].J Clin Gastroentero,2002,35(1):50-60.
2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學組.重癥胰腺炎診治指南[J].中華外科雜志,2007,45(11):727.
3 唐來清.急性重癥胰腺炎62例的內科治療[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