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群
摘 要:版畫藝術具有自身的藝術魅力,且對提升學生審美情感、個性特征、創造能力、實踐能力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學前美術教學要將其融入實際教學中,并以有效方式促使其在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拓展。結合版畫藝術魅力,分析學前美術教學進行版畫教學的可行性,并提出一些實現版畫藝術在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拓展的措施。
關鍵詞:版畫藝術;學前美術教學;拓展
版畫是一種以間接手段印制而成的一種繪畫藝術,其產生于我國唐朝,隨著版畫藝術的發展及美術教學的發展,其被流傳到今天。版畫的創作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是繪畫與手工制作相結合的綜合過程,在版畫學習中,學生必須借助各種工具、材料進行創作,在此過程中,學生體驗美術樂趣,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可見版畫藝術對提升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創造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具有積極作用,因此,版畫藝術成為學前美術教學的主要內容。
一、版畫獨特的藝術魅力
版畫是繪畫形式的一種,其制作不同于普通印刷。在中國,版畫歷史悠久,現存最早版畫是“咸通”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卷首圖,在15世紀傳到歐洲,此后逐漸發展壯大。如今,藝術家可根據自身創作意圖選擇合適的創作版本,并將自身的藝術構想融入版畫當中,表達了創作者的自身個性。版畫之所以流傳至今,在于其自身的獨特魅力。
1.利用對象本色,突出木刻。木刻版畫是版畫中最基本的一種藝術形式,其突出“以刀代筆,每一刀都要求概括”,在借助木體的基礎上,利用刀刻的痕跡與版結構的質地相結合,突出木刻,使得版畫具有獨特的藝術韻味。
2.發揮水印特性,產生強烈藝術效果。粉印版畫是吹塑紙版畫藝術形式之一。吹塑紙結構疏松,質地松軟,當版畫形成后,其繪畫內容可形成強烈的藝術效果。
3.巧用“留黑”,創造版畫形體魅力,形成一定的想象空間,使得版畫各種事物、人物之間形成良好的呼應關系。
4.構思巧妙,多元素襯托主題。通過豐滿密集、簡淡蕭疏等風格來突出不同的主題風格。
二、版畫藝術教學滲入學前美術教學的可行性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滲入,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提升,《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要參與到各種美術活動中,并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及制作過程,通過學習美術欣賞方法、評述方法,來提升學生的美術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提升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美術素養及個人品格。版畫藝術自身的魅力,使其成為實現培養學生美術能力的重要內容。而從版畫藝術的自身特征與對學生的作用來看,其適應了現代教學要求,并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其具體表現在:
1.版畫藝術可提升學生的美術興趣。版畫創作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門繪畫與手工相結合的綜合課程,學生正處于青年期,好奇心強,往往會喜歡參與。由于版畫制作的特殊性,在其畫、刻、印過程中,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些偶然因素使得作品產生一種天然、稚拙的童趣,這迎合了學生的特性,容易被學生接受。再就是,學生在進行版畫的過程中,需要嘗試使用各種工具、材料,有好幾道操作程序,這是一種難得的真實操作的體驗過程。許多新鮮的繪畫工具和方法會吸引很多學生參與進來,而要真正學會這門課程,又是一個需要堅持的長期過程,所以版畫藝術在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動手動腦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熱愛藝術、審美觀念、想象力、創造力、毅力等幾方面非常可貴的精神品質,適應我國學前教育和現代素質教育培養的綜合要求。
2.版畫藝術在美術課程開發中的優勢。首先,版畫的制作工藝較為簡單,對技術和設備的要求并不高,材料比較易得,如,鉛筆、調色盒、筆洗、吹塑紙等。其次,在制作過程中,學生將自身的創造情感融入版畫制作中,再通過相關步驟創作出作品。繪畫作品一般不會太難,學生有興趣和耐心,主動發揮自身想象力,作品的藝術特色性強。學生能夠在短時間掌握制作技巧,創作出自己滿意的作品,使學生全面感受勞動的快樂。最后,由于版畫制作需要畫、刻、印步驟,制作步驟既相互獨立又是統一的整體。目前有不少院校都嘗試在日常的教學課程中加入版畫教學,豐富教學內容,版畫教育有助于學生的藝術潛能,對學生的發展非常有利。同時,引入版畫教學可以塑造藝術課程特色,提高學習氣氛,活躍校內氛圍,培養專項教學方向和目標,擴展教學范圍,爭取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和信賴。
三、版畫藝術在學前美術教學中的拓展
版畫的本意不是直接作畫,而是通過印制產生藝術,將這樣的外延放到學前美術教育中,可推進學前教育美術版畫的發展。同時其制作過程需要創作者自身情感較多、需投入個人技能較多,這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由此看來,無論從版畫技術、版畫設備還是版畫工藝來看,其在學前美術教學中將會持續存在,并發展。所以學前美術教學應以科學的教學方式,來促進版畫藝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拓展。
1.加強基本技能教學。學前教育要落實基本技能教學,尤其對低年級學生,要以水粉版畫與紙版畫為主,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由淺入深展開教學。學校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可以設立一些興趣班,有關藝術類的課程是最受學生以及家長的喜愛。而學前美術教育中主要涉及水粉版畫教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闡述美術文化以及相關的歷史內容,另一方面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美術活動,教授他們如何刻線、上色、復印等一些基本的技巧。
2.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創作。在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創作,啟發學生從自身知識水平、生活經驗出發,將自己的情感、技藝融入作品中。為了豐富和提高學校的學習氣氛,很多學校都會舉辦一些畫展,對他們的學習狀況和成績進行展出。而為了關注學生的主動思維和想象力,教師應提倡學生自由選擇材料、技法及工具,探索運用各種材料進行創作,以找到適應學生自身創作的方法。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用自己的眼光在生活中找繪畫的材料,不斷促進學生的表現力。同時要注重個性化創作,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以小獎品的形式,鼓勵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到版畫的創作學習中去。
3.突出學生操作與體驗。版畫藝術的教學突出是對素質教育的培養,鼓勵學生在思考、繪畫中培養動手能力。因為版畫需要學生進行滾油墨、放板、擦手、上紙、摹印多個步驟才能完成,增強了體驗感,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版畫的學習興趣。所以在版畫教學課堂中,美術老師應該扮演引導者、建議者、鼓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親自動手,不要刻意地進行繪畫好壞的評判,尊重學生的創作和體驗,不斷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版畫藝術是中國的傳統藝術,具有自身魅力,將其融入現代美術學前教學中,可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且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美術學前教學要充分意識到版畫藝術的作用,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將其在美術教學中拓展,進而通過美術教學,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尚輝.版畫,不夠鮮明的當代視覺藝術[J].美術觀察,2012(03).
[2]劉英.版畫技術語言的“詩性”本質研究[J].內蒙古藝術,2011(05).
[3]劉松.美術教學中創造性思維拓展的機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2(07).
[4]楊明倩.論木版畫的單純形式語言:木刻畫中的黑白裝飾符號[J].大眾文藝,2012(06).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教師進修學校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