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英杰
摘 要:精心設計教法,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預習;備課;導入;興趣;教師魅力
眾所周知,同樣的教學內容,同樣水平的學生,同一教師,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就不同,教學效果也大不一樣。因此,采用何種方式組織教學成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就“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做了一些嘗試和探索,現談一些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抓好預習是備課的重要環節
備課是上課的前提,抓好預習是備課的重要環節。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驗,課前備課很充分,教學設計也很理想,可是教學實踐之后可能發現學生的學習狀態、效果并不理想。這是因為很多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是自己單方面備課,而沒有讓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備課”?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其實就是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地預習。這就要求老師備課時根據大綱的要求、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導學方案,提前分發給學生;鼓勵學生通過網絡等資源做好預習工作,也可以分編學習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預習,便于探討,讓“學優生”帶動“學困生”共同進步。這樣,就可以解決學生不會預習、如何有效預習的難題,提高同學預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便于教師檢查學生預習的結果。當然,進行了充分的預習,學生就會更加自信,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課堂就會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隨之大大地提高。
二、精彩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原動力。一堂成功的英語課就應該使學生興趣滿滿、積極主動地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取語言知識以及應用語言的能力。要使課堂活躍,學生興趣盎然,首先要從生動有趣的課堂導入做起。
英語課的導入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要有趣、新穎、新奇多變、有針對性,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就會顯得冗長,從而影響整節課的進程。英語課的導入,一般遵循:集中注意——引發興趣——激發思維——明確目的——進入學習主題幾個環節。導語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既能吸引學生注意、誘導學生求知,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思維,使舊知與新知聯系緊密,進入課題自然合理。具體可以采取直觀導入法、懸念導入法、復習導入法、背景知識導入法和游戲導入法等。方法眾多、形式不一,老師可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靈活設計,也可以將幾種方法優化組合、靈活運用。
三、提升老師自身的魅力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Use English if possible, use Chinese where necessary.盡可能地用英語組織教學,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英語、感受英語;盡可能地用英語講課,在講授新知的同時復習了舊知識,更重要的是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講英語特別注意自己的語音語調、語速及語言的抑揚頓挫等,讓學生感受到正確的發音,更重要的是做學生練習說英語的表率和榜樣;遇到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及復雜的語法項目時,適當地加入漢語,避免部分學生因聽不懂英語講解而掉隊,但堅決杜絕說一句英語,馬上翻譯成漢語的做法。我率先使用英語全程教學,既能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又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一個效仿的例子,提升教師在學生心中的魅力。
多年的實踐使我體會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方法眾多,只要我們用新課程的理念來指導課堂教學,不斷實踐、勤于積累、善于總結,一定能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來。
參考文獻:
楊彥奇.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英語教學[J].祖國:建設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