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
摘 要:打造高效課堂是當今數學課程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同時,還必須認真研究數學教學工作的各種規律,使兩者有機結合,探索形成適應當代學生的教學方法,高效的數學課堂應把學生培養成學習活動的主體。
關鍵詞:高效課堂;數學教學;學習活動
高效課堂教學是指教師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指定的教學目標,高效教學追求社會化、人性化教育,強調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效課堂教學的表現:課堂上教師能自由駕馭課堂,收放自如。要動能動,要靜能靜,要思能思,要看能看,要停能停,學生沒有一個睡覺、開小差等游離于課堂之外的現象,課后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收獲,都有學習的快樂。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1.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教師善意的批評、提醒能被學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師生關系不和諧,善意的批評、提醒則不被學生接受和理解,有時甚至導致師生沖突,影響課堂教學。
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靠教師“犧牲”大量的休息時間,主要利用課間或課余等學生休息時間以朋友或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和學生“親密”接觸,或聊天、或活動(打球、游戲、下棋、講故事、講笑話等等),同時在活動中不忘適當地建議和引導,使學生“親其師”,從而能“信其道”。
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課堂上快樂學習并收獲著。高效課改給教師提供了充分展示智慧魅力的舞臺,追求有智慧魅力的教學,是所有教師的共同愿景。作為數學教師,我想應該且必須明確我們目前數學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感受、體驗和表現數學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這是我們所追求和探討的。只有這樣,數學教學才會順利進行,才能使學生逐漸喜歡數學,從而對數學才能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讓學生喜歡的也是讓學生感動快樂的課堂,這樣才能體現我們所提倡的高效課堂,在課堂上,讓學生上臺表演,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數學課上得更加生動活潑。多給學生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允許學生從事一些有意義的獨立學習活動,允許學生發表自己的認識和見解,想說就說。而高效課堂注重的也正是這些,引發學生興趣,讓他們自主探討,解決疑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宰者,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加大了學生對于學習的參與性,讓他們親身體驗學習的整個過程,并從中獲得知識與快樂。當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時,你可以看到學生那一張張洋溢著光彩的臉龐,看到他們對知識的興趣與渴望。
三、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教師要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就要轉變傳統觀念,打破正統的教學方式,有人甚至是專家,認為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所以教師的語言表達就得非常精練,不能說一個與教學無關的字,我卻不認同,試想本來就單調枯燥的數學,再加上正統的教師,呆板一平如鏡的語言,我們那活潑好動的學生能堅持45分鐘嗎?所以,教師口頭語言的抑揚頓挫、肢體語言的形象生動、甚至搞笑,都能及時喚起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一些重要的話語往往在語言的波峰或低谷時說出。一個好的課堂,就好像一個廚師做一道色香味俱全可口的菜。我們知道,一道好菜除了主要材料以外,還必須添加適量的佐料,佐料放多了,菜不好吃,不放佐料也不行,雖然有營養,但難以下咽。數學課堂也是如此,總得讓學生感覺味道好,愛聽,所以就得放點佐料(笑話、幽默),但不能太多,因為笑話、幽默多了,課堂沖淡了,喧賓奪主,課堂沒內容,學生學不到知識。所以,課堂里只要有一兩句風趣的話或者一兩個幽默的動作,就足以引起學生的興奮,然后再將他們的興奮點遷移到學習上來。
四、用心經營課堂
教學生學習方法,更要用心去鉆研,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適合學生,所以一節課不在于你教多少知識,教師要語言精練,內容概括全面。我們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上課是師生,下課是朋友。有了問題認真討論,給學生提問題、糾正錯誤的機會。上課做到真動、全動、互動。教師和學生交流,學生和學生交流,真正打造一個開放的課堂,打造一個學生能夠進步的平臺。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心理和情感的變化,學生是一個復雜的群體,他們的心理個性千差萬別,需要教師用心觀察,根據不同的情感心理,提出不同的處理方法。隨時關注變化,隨時與學生進行語言交流。讓學生信賴你,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和諧,充滿人情味的課堂。
總之,要經營好一個課堂,做一道既營養價值高又口味好使學生都愛吃的“菜”,教師特別是數學教師就得想盡辦法讓枯燥的數學妙趣起來,讓抽象的數學形象起來,讓深奧的數學淺顯起來,讓機械的數學練習生動起來,讓怕數學的學生自信起來,讓怕數學教師的學生喜歡起你來,這樣你的課堂教學一定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參考文獻:
[1]郭宏旻,成繼紅.論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有效教學[J].教育與職業,2006(33).
[2]王杰.中學生數學問題提出策略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4(6).
[3]宋俊奎.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中學數學教育,2002(5).
(作者單位 甘肅省通渭縣第三鋪教育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