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棟儒
摘 要:小學語文的學習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著深刻而長遠的影響和作用,教師應當充分認識這一點,并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熟練而恰當地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以便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他們以后在學習和生活上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導入;賞識教育
語文作為一門學習語言文字的基礎學科,是打開學生思想的一把鑰匙。小學更是學生進行語文啟蒙教育的最佳階段,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小學語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力求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及積極性,為他們以后在學習和生活上的更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淺談幾點看法。
一、良好的課堂導入,是教學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
良好的課堂導入,對整節課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和影響。小學階段的孩子,玩心比較重,自控力也比較差,往往不能從課外很快、很好地融入課堂。因此,作為教師應當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一些新穎、別致的課堂導入,力求在一節課的最開始就牢牢抓住學生的吸引力和興趣。
比如,在學習“難忘的潑水節”時,我會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段視頻:潑水節上人們身著盛裝,一派喜氣洋洋,場面極為熱鬧,配上歡快的音樂,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立馬就被吸引過來。之后我問學生:“同學們,潑水節是傣族最熱鬧的節日之一,你們看了視頻之后,想不想也參與到這個節日里去呢?”學生異口同聲地答道“想。”“那咱們現在學習這篇課文,也融入這個盛大的節日里好不好?”就這樣,我很容易地就抓住了學生的吸引力和興趣,使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從而實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實行賞識教育,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和肯定
小學生需要老師的不斷鼓勵和肯定,并在此基礎上正確認識自我,逐步實現發展和進步。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和肯定,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認可自己。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很簡單。課堂上一個微笑、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充滿贊賞的話語都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鼓勵和肯定。作文是讓很多學生感到頭疼的一部分內容,每次作文課上學生的積極性都不高,課堂氣氛往往沉悶、壓抑。注意到這個情況之后,我在作文課上實行賞識教育的方法,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比如,我在看了學生的作文之后,會非常真誠地贊揚他們:“同學們,你們寫得真好”“這篇作文構思很巧妙,寫得真棒”“作文想象力豐富,遣詞造句也非常合理”……通過這些鼓勵和肯定的話,不僅能融洽我跟學生之間的關系,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在贊揚和鼓勵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為他們日后作文水平以及整個語文學習的提高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總之,教師應當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熟練而恰當地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以便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他們以后在學習和生活上的更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甘肅省山丹縣大馬營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