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鋒
摘 要:自主探究式教學是一種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和拓展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方法。介紹了自主探究式教學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進而以梯形面積求解教學為例分步驟、分層次地分析了自主探究教學方式的實際應用方式和方法。
關鍵詞:自主探究;小學數學;實際應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較為常見的教學方式為基于問答的啟發(fā)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降低了學生的問題探索與思考難度,但是卻忽視了對學生思維拓展能力的訓練,不利于學生根據問題或情境建立自主的思維模式,使得教學過程更加機械化和程式化,對學生接受新知識、培養(yǎng)學習興趣造成阻礙。
為配合新的課程教學背景,同時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應該在現有的教學內容基礎上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豐富和拓展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內容接收方式,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探究環(huán)境,讓學生根據實際生活內容和生活經驗對其中所包含的數學內容進行分析和歸納,進而幫助學生應用數學方法解決其所能夠處理的實際問題,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生活態(tài)度等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自主探究環(huán)境
問題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發(fā)現了問題就會產生學習的動力,希望能夠通過學習獲得足夠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問題,特別是小學生,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加強烈。但是問題是無法憑空產生的,需要在適當的環(huán)境下才能夠被合理創(chuàng)設。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首先需要創(chuàng)設與問題相符的情境,此時,問題就成為一種索引,指引學生向教師既定的教學目標探索,不斷解決前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阻礙。
如,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一個彩色梯形折紙,然后為學生提供若干個其他標準圖形折紙,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然后教師向學生提問,如何獲取這個折紙的面積呢?由于學生沒有學習過如何對梯形的面積進行求解,故學生會出現兩種表現狀態(tài),一種狀態(tài)是利用教師所提供的已知的圖形與梯形進行對比分析,另一種狀態(tài)下學生不知如何下手。無論怎樣,學生已經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將教學內容引入:如何求解梯形的面積。這樣就可以很好、很自然地讓學生進入學習環(huán)境中,促進他們一方面利用現有的內容和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從教師那里學習求解問題的方式,并對其正確性進行印證。
二、自主探究,獨立思考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后,學生產生了疑問,此時應該讓學生帶著疑問,從自身體驗出發(fā),用自己已學的知識和形成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而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這種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還能夠潛在地調整和擴充學生的知識構建,鞏固學生的現有知識,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獨立意識,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同樣以梯形面積的求解為例。教師向學生提供多種圖形工具,如正方形、三角形、各種梯形等,此時學生就非常容易地去使用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實際操作,在實際操作中尋找如何獲取梯形的面積。若能夠利用已知圖形拼接使其與需求解梯形的面積相等則學生就可以用已知圖形的面積求解方式將梯形的面積求解出來,若提供的圖形中存在未知的面積求解方式則還能夠進一步推動學生去思考和查找如何求解該未知圖形的面積。
自主探究課堂創(chuàng)設進行到這一步,學生的數學課學習漸入佳境,此時,為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需要讓學生對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探究方式進行分享和比對,進一步提高課堂學習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合作探究,共同鉆研
合作探究是自主探究的進一步延拓和發(fā)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交流與合作,相互之間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途徑,然后對合作小組內的觀點和內容進行評價和選取,最終實現問題的解決。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從相互討論中獲得更多、更豐富的信息,還能夠向其他人學習自主探究的方式和方法等,進一步拓展和豐富自己的思維能力。
最后,教師將這種具體問題進行抽象,向學生傳授梯形面積的求解方式,使得整個探究課堂完美結束。
小學數學教學承擔著學生學習的啟蒙作用,不僅具有科學屬性,更具有人文屬性。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分析和掌握不同教學方式的優(yōu)缺點,并對其進行完善和創(chuàng)新,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能力為出發(fā)點和歸宿,讓學生真正學會知識學習方法和利用已知知識探求未知知識的能力,讓學生真正得到學習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盧香花.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實踐[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32).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橫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