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務院
摘 要:數學知識來源于實踐,同時又應用于實踐。教師在教學中可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動手操作,誘發學生求知欲望;聯系生活實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組織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動手操作;興趣
1 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設置懸念,即創設問題的情境,就是在知識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架起一座座橋梁,把學生引入到與問題有關的情景之中,教師設置懸念,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一旦有了求知欲望,就能勤于動腦。比如,教師在教“乘法的簡便方法”時,可舉行一次師生比賽活動。學生興趣大增,教師挑選一個優秀生到黑板上演板,繼而出題。學生屢戰屢敗之后就會急切地向教師尋求訣竅,教師便可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引導出新課,告訴學生們今天就把這個竅門傳授給他們,繼而板書出課題:“乘法的簡便方法?!?/p>
2 探索質疑,優化教學,正確處理教師為主導與學生為主體的關系
興趣是每個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事物的內在動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質疑的積極性。要優化課堂教學中的質疑,應必須重視學生對質疑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想方設法鼓勵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大膽地找問題,無拘無束地開展質疑,使學生感到質疑有趣,從中體會其樂趣所在,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自覺性和一定程度上的堅持性。
教低年級的學生時,我們可以針對他們對學習形式的變化感興趣的特點和小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規律,巧妙地圍繞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較簡單的質疑。例如:在教學“進位加法”時,可提出“不進位加法與進位加法”有什么區別這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同時使學生對進位加法中應掌握的知識生疑。如開展爭當“動腦筋提問題好學生”的評比競賽活動,看誰提的問題多、誰提的問題好,以充分地調動學生質疑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教中高年級的學生時,我們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基礎,鼓勵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發揮獨立性、創造性和合作性。使學生明白,通過學習中的質疑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尋求新的發展的迫切需要,對任何事物要具備敢想敢說的創造精神和創新意識,才能開拓思路,豐富知識。只有將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出來,并持之以恒的指導和有序列的訓練,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得以彰顯,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才能不斷提高。
3 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激發學生創造力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小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的方式僅僅為老師課上的“一言堂”模式的知識灌輸,被動的學習不僅不能讓學生全面的消化所學的知識,更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方式僅僅為通過大量的作業習題訓練,做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就被認為是熟練的掌握了所學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將孩子培養成為做題考試的機器,讓學生失去了自我,沒有了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不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在當今新形勢下,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今天,學生小學數學的學習不能再走以前的傳統教育模式路線,教育模式的改革創新勢在必行。隨著新的教學模式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不僅僅限制于課堂內,增添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處于好動好玩階段的小學生,肯定不會喜歡刻板的傳統教學,然而教學中情景、游戲和活動的增添,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4 為教學制訂相關的預案
新模式下的教學,對于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生正在處于對社會事物好奇的年齡,沒有條框限制的思維容易使得課堂偏離教學主題。因此,教師對于教學內容及方式的整體把握決定著課堂的整體走向,老師應該在留給學生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空間的同時準確把握教材的主要內容,從而確立教學目標。
每一種帶有教學目的的教學提綱,根據自身所具有的特定條件都會有自己教學活動的切入點。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能從眼前的學生的學習態度中讀取信息,更應該能夠對于教學過程適時進行審視和考量,在一個具有可變性、靈活性較大的可變教學空間內把握住不變的教學基礎內容。這樣的老師才能夠應對來自于學生的各方面的想法和舉動。
5 從語言方面有效引導
1.學會表揚學生,鼓勵學生,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的評價語應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明確的指導性、啟迪性和激勵性。教師的評語能反映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進步,能衡量學生學習水平的高低,是學生學習的助推器,能激勵學生學習,增強自信心。教師的評語是一把雙刃劍,評價得好,可以激勵學生,評價得不好可能會打擊學生的信心和積極性,壓制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要學會表揚學生。
2.提高提問的目的性,使學生回答或思考具有方向性。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好的問題應該明了簡單,目的明確。假如教師提問的問題太模糊,不明確,涉及范圍太廣,學生的回答將會很凌亂,而教師將會花大量的時間糾結在這個問題上,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同時也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在課堂上提問學生的時候,應該明確提問的目的,爭取引導學生用最少的時間把問題解決掉。
提高教學效果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除了以上提到的幾點之外,其實最重要的是教師應該從自身出發,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質修養與道德修養。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多積累各方面的教學經驗。在課堂上發揮教師的優勢,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