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平 王波
摘 要:教育的目的是改變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所發展。“自主學習”就是以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數學教學中切實有效實施自主學習需要課前預習、設計有效的數學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同伴合作交流。
關鍵詞:自主學習;預習;探究;合作交流
從教十年有余,一直從事數學教學。在這期間經歷了一次次的課程改革。首先經歷了教材的變動:人教版舊教材改為人教版新教材,又改用為北師大版教材,隨后又改用為人教版新教材;課程標準的一次次修訂。教材的修改變動,課標的重新修訂,其目的都是改變教育理念,由原來的教師唱獨角戲變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所發展。
為此,專家提出了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才能切實有效地實施自主學習呢?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課前教師應為學生做好周密的課前預習安排。
2.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設計有效的數學探究活動,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使學生經歷數學的發生發展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在課堂活動中考慮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鼓勵創新,感受數學的價值,使學生對數學感興趣。
4.處理好教師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自主學習并非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適時引導,釋疑解難。
5.學生應認真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預習作業。
6.課堂上積極參與探究討論,學會與同伴合作交流,不能袖手旁觀。
7.認真傾聽老師對重難點及出現的問題的講解。
首先,我從教學實踐中還感悟到了要切實有效實施自主學習,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基礎也有一定的影響因素。我們農村中學這幾年的學生小學學段基礎很差,實施自主學習時,按以上幾點一一安排實施,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但是卻收效甚微,學生自己發現不了問題,解決不了問題,之后還得老師再一一講解。其次,并非每一節課、每一節內容都適合自主學習。
無數的歷史事實證明,每一個新事物在最初都會受到人們的質疑。“自主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出現,在我們小縣城受到了許多家長的質疑、否定,認為自主學習會斷送孩子的前途。借此,我向家長朋友保證:只要我們真正理解了自主學習的含義,切實有效實施自主學習,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感覺到學習的無窮樂趣,每個孩子都會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作者單位 山西省汾陽市栗家莊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