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貴
摘 要:六年級的數學總復習過程是對整個小學所學知識的總結,系統化的復習方式能夠提高復習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六年級;總復習;策略
在完成全部的小學數學教學任務之后,小學六年級有一個系統的總復習過程,對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進行梳理和總結,將各部分知識有機地整合起來,完善學生的知識框架,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在總復習的過程中,需要遵循數學知識的形成規律,按照一定的復習策略進行,以下簡單談一下小學數學復習的總體策略。
一、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著力完成培優補差任務
經過小學六年的數學學習,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有比較大的差異,一般會存在優等生(2):中等生(3):學困生(1)的比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對總復習的復習效果也有不同的期望,優等生渴望熟練掌握解題方法,中等生渴望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建立自身的知識結構,學困生則希望通過復習過程掌握以往不理解的知識,根據學生對總復習不同的期待效果,教師要采用合理的復習策略。復習的過程中,既要注意對基礎知識的梳理,幫助學困生以及中等生牢固建立起基本的數學框架,又要讓優等生學有余力,在鞏固的基礎上實現拔高,最終實現培優補差的目的。
二、小學數學總復習過程的基本策略
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包括有四個基本板塊,其中“數與代數”是基礎,“空間與圖形”對空間想象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概率統計”和“綜合實踐”則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應用能力。在復習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就四個板塊而言,可以讓優等生梳理整體的知識結構,將自己認為的重點知識以網絡的形式表現出來;要求中等生在回顧教材知識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掌握不夠扎實的部分,進行羅列,以建立自身的復習計劃;對于學困生,則要求其翻閱教材,整理出自己比較熟悉的內容,以了解自身的學習進度。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會對知識的整體脈絡有清晰的認識,同時對數學基本思想有了一定的理解,在第二階段的復習過程中,教師應該發揮引導作用,將數學知識按照概念、法則、性質、原理進行分類,幫助學生弄明白重點知識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利用比較學習法,在對比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最后階段的復習要重視整體上的查漏補缺,使學困生多掌握一些基本知識。
三、總復習過程應該注意的其他問題
小學數學對學生的計算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復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心算、口算以及估算能力,追求算法的多元化;復習過程中要處理好知識講解和隨堂練習的關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練習的題目落腳于方法和策略上;在章節復習和模塊復習結束之后,有必要進行知識水平檢測,引
導學生通過階段測試檢驗自身的復習效果。
小學畢業班的數學總復習工作是系統化的工程,復習方法也比較多樣化,為了更好地完成畢業班的數學復習任務,廣大數學教師應該不斷探索。為了提高總復習的效率,實現學生數學運用能力的提高,教師要準確定位自己的引導者身份,以循序漸進的復習方式回顧所學的知識,在復習的過程中注意反思和總結。
參考文獻:
[1]陳嬋萍.怎樣進行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J].赤子,2012(5).
[2]趙開武,王旭.小學數學總復習教學的幾點思考[J].四川教育,2011(9).
[3]尹衛國.小學數學總復習教學反思的探索[J].新課程:教研版,2011(9).
(作者單位 江蘇省高郵甘垛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