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云
摘 要:激發學生興趣,優化課堂結構,改進教學方法,是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多管齊下
課堂教學的好壞,決定了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多少。高效課堂要求教學容量大,而且教學質量高、教學效果好。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每一位教師都要思考的問題。本文結合筆者的實際教學,從如何激發學生興趣、課堂結構如何進行優化、教學方法如何改進等方面,談談如何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源于生活,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合適的生活化情境,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有著獨到的作用。在創設情境時,要考慮到學生實際生活,讓他們更容易理解所要解決的問題,能更容易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興趣的功效在于能對正在進行的活動起到促進和推動作用,而讓學生解決自己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則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結構是否合理關系到課堂的效率,關系到學生接受知識的多少與理解知識的程度。數學課堂一般分為:復習、引入、傳授、反饋、深化、小結、作業布置等過程,如何恰當地把這幾部分進行搭配與排列,合理地利用課堂時間,是上好一節數學課最重要的因素。
在設計課堂層次時,要重視認知過程的完整性。努力使課堂結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讓他們對所學知識能有更深的理解,能力得到較大的發展。
在設計課堂層次時,要針對教學目的和教學實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讓學生在一節課中能獲得最多的收益。
三、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理解
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中抽象部分的理解。這些抽象的內容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教,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理解,而且效果還不一定理想。改變這種模式,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或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達到這種目的。
在教學中,還應摒棄教師“灌”的教學方式,改為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自我學習。“教是為了不教”,只有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才能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如何實現高效課堂,是我們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在教學中要注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高健.淺析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立.中學教學參考,2012(28).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