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麗
摘 要: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學者應探索出能盡快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教學新體系。本文力求從教學實際出發,從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滯后的原因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兩方面,針對目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和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現狀,結合自身體驗,就如何組織好英語口語教學提出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解決方法
教育部特制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而對于就業和升學壓力越來越大的大學生來說,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無疑會為大學生求職、升學增加一個重要的砝碼。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以一種更有效的方式去教好學生的英語口語,并在課時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
1 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
多年以來,我國的英語教學大多沿用以講解法、翻譯法為主要代表的傳統教學方法。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忽視語言技能和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注重書面語,忽視口語。過分強調老師的主導地位,學生則以應試為首要目的,只是被動地接收,口語訓練的機會很少,沒有開口說英語的熱情,沒有養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大部分學生自認為勉強能表達思想,但實際上卻開不了口,開口了又錯誤百出,甚至難以成句。雖然大學英語課程要求要有口語訓練這一環節,但口語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老師沒有章法可循,有很大的自由發揮的余地。于是,有的老師把重點放在糾正語音上;有的教師則強調詞語、句型的用法;有的老師把書面表達放在第一位,希望通過書面材料的交流來達到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口語課被當作語音課、精讀課、寫作課,或者當作聽力課。結果是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不能很好地得以培養和提高,影響了英語教學的效果。
2 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滯后的原因
2.1 口語教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
近年來,外語教學界一直在呼吁避免應試教育的傾向,要重視素質教育,但實際上還是應試教育,還是比通過率。盡管很多高校已經不再把學生英語四級成績與學位掛鉤,然而絕大部分師生還是非常重視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由于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多,課時緊,教師往往無暇顧及費時費力的口語教學,只能是一心為提高通過率而努力。為了取得好的筆試成績,“題海戰術”廣為流行。如此,教師長期使用非交際教學法,學生無法在適當的語境中去學會使用語言,無法培養交際能力,口語教學水平自然難以提高。
2.2 相應英語語言環境的缺乏
語言學家認為,無論從普通語言學、社會語言學還是應用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語言環境對學習者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學習者只有在實際交際中經常、反復地加以練習,才能最有效地習得語言。而目前絕大多數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獲得都是在課堂這一有限的空間、時間內實現的,而且課堂上學生口語訓練的機會特別少。
3 加強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舉措
3.1 引導學生積極自由表達
創造良好和諧的課堂環境。我們的大多數學生在生活中沒有英語環境,這就使得學生課堂外的練習機會很少,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環境,讓學生得到充分的練習。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避免使用母語,盡量使用英語進行教學。這樣,學生一上課就能進入一種英語的氛圍中,進入一種英語思維的狀態中。當然這也要求教師本身要注意不斷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加強語言的運用意識,為學生做出榜樣。尊重學生,與其一起討論交流,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系,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理解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方式,多鼓勵學生,營造和諧的交際氛圍。
3.2 注重交際的互動合作
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要認真傾聽對方,抓住對方所講內容要點,而且還要適時接話談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因此,口語交際是聽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我們應當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合作和交流,切實鍛煉和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3 開展多種口語訓練活動,拓展思維
1.日常口語會話。學生要熟練掌握日常口語會話,就必須掌握范圍廣闊的、基本相當的日常用語,以服務于交際目的。如怎樣問路與指路;怎樣發出與接受邀請;怎樣處理電話;怎樣抱怨與安慰別人;怎樣表達喜惡,贊同與異議等等。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由于中西文化及語言的差異,很多學生不知如何應付這些問題。教師應在單元學習中基礎會話部分將學生感到困難的關鍵句列出來,然后將學生分組,自己設計情景組織對話,并進行反復實踐,使學生對自己使用不當或不得體的語言逐步加深印象。
2.模仿。模仿對于口語練習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選取一一些地道的英語原聲材料讓學生模仿,通過對不同的語氣語調句型的模仿練習來提高口語能力。也可以適當地安排學生欣賞英文歌曲或電影。利用上課時間,經常讓學生聽錄音模擬聽說,并要求學生課后多找些英文范文進行創造性的模擬,可以模擬一個句子,一段文章或者一個對話。范文提供給學生所要學習的標準英語,以范文的基本結構為基礎,鼓勵他們對范文的內容稍加修改,加入自己的觀點。
3.復述。復述是口語訓練中較為常見,也是比較簡單的形式。復述是口語練習的一種形式,它可以用不同的人稱、時態、語態來表達所學的內容。在講授了課文之后,教師可以按照故事情節,提供要害詞,或以時間順序,類別等為線索畫成表格,或把文章主要內容以問題形式出示,引導學生復述。這種復述的方法不同于背誦原文的枯燥乏味,變消極的死記硬背為積極的思維訓練。這樣做,學生們在復述時就不會感到吃力。學生既可以掌握課文中的句型和語法,又可以鍛煉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和語言的交流表達能力。
4.討論。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或課外的討論活動,適時地引起學生對各種題材進行會話,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駕馭能力,又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擴大了知識面。目前,大多數中國學生需要口語輸出時,講的多是零星片語,而行不成有序的邏輯主體。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聯想與想象這方面的訓練,不知道應該從多角度多層面進行剖析,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循序漸進的形式積極引導學生對每一個會話題材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分析。
參考文獻
[1]王瑜生.試論大學英語口語教學.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7
[2]黃強.大學英語口語教學點滴.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
[3]文秋芳.英語口語測試與教學[M]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1999
[4]王穎.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
[5]楊慶萍.現狀與對策:大學英語口試引發的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5)
[6]魯莉.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新思路[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7)
[7]張麗珍.高職英語口語教學影響因素及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4)
[8]李青峰,陳波.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