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 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是為高校入學新生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修課程之一。文章從社會學視角探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現狀,闡述了目前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對高等教育如何加強實踐教學進行了思考,為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提供了探索和嘗試的新思路。
關鍵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社會學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不僅僅是一門理論課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解決大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真正發揮《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效性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各高校提高教學質量,彰顯教學效果,重視實踐教學。
1 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理解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是在學生獲得較為系統、全面、完整的科學理論和學科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將基本理論知識與大學生個性發展規律以實踐活動的形式整合起來,實現學術性知識與體驗性知識、理論與實踐、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顯性實踐教育與隱性實踐教育的有機結合。實踐教學的核心就是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
2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現狀
實踐教學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重要環節之一,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改進。
2.1 認識程度不夠
占有一定比例的教師和學生雖然知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還是固守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學習模式。這種教學方式束縛了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創新性,被動地接受知識大大降低了學習興趣。
2.2 教學資源不足
1、缺乏統一的實踐教學大綱。目前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大綱主要是針對理論教學的,實踐教學新模式的目標如何確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實踐教學學時如何分配,教學過程如何組織與管理,實踐教學內容應該涵蓋哪些方面都沒有統一而明確的參照和指導。
2、實踐教學形式單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現有的實踐教學形式主要集中在觀看視頻資料、課堂討論、閱讀實踐等幾方面,主要集中在校內課堂上。
3 推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開展實踐教學
3.1 開展實踐教學的意義
1、從社會學視角分析。學習是一個人一生中的社會和個人經歷,它將改變一個人的知識、態度和行為。教育是一個社會指導這樣的學習經歷的正式設置。教育主要有五個功能:(1)社會化(2)社會控制(3)篩選和分配(4)對外來人員的同化作用(5)社會革新和變化。大學生正處于這五點的關鍵時期,正處與青年社會化的過程當中。社會學認為:青年完成社會化的標志是:(1)身體發育健全(2)心理機能穩定(3)道德感理性化(4)人生觀基本確立(5)奠定知識技術基礎(6)走上職業道路(7)經濟上獨立(8)戀愛結婚成家立業。如果單純地進行理論講解,學生不會對社會化等概念有一個深刻的領悟,只有通過相關的實踐活動才能真正地理解。
2、改善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當中,利用多媒體視頻手段能夠增強教學的直觀性,也更加有說服力。選取案例故事的同時積極調動學生參與討論,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和歸納,既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了教學的實效性。
3、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養 。實踐教學不僅僅體現在學校課堂上的多媒體、課堂討論,更廣闊的舞臺是社會。學生通過走入社會,做青年志愿者或者走入社區、參觀訪問、社會調研都可以擴展自己的眼界和視野。通過參加社會實踐逐步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以及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
3.2 開展實踐教學模式采取的手段與方式
1、更新實踐教學理念。理念決定行動,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只有首先在心理、思想、態度上深刻認識到教育觀念更新的必要性,才會在行為上產生一系列的轉變。作為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樹立清晰的目標觀念,明確實踐教學的關鍵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各種能力,真正地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2、明確實踐教學目標。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心理學家B.S.Bloom等人認為,完整的教育目標體系應該包括認知、動作技能和情感等三大領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通過教師的理論講解、實際參與以及感悟收獲來完成實踐教學目標。
3、加強實踐教學團隊組建。各高校應該在課程規劃、經費、師資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整合學校思想政治授課教師資源,進行團隊管理、定期輸送教師出去培訓,不斷更新知識,同時教學團隊要對如何進行實踐教學做出規劃并形成方案加以實施和考核。
4、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環節設計。(1)構建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大學生屬于有知識、有思想的年輕群體,在接受新鮮知識體系的同時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實踐教學活動的選擇必須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來進行,同時應該注重課程的實效性。(2)實踐教學內容設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雖然重點在于強調課程的實效性,但是與課程內容是息息相關的。實踐教學既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也可以在課外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除了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夠拓展視野,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3)明確實踐教學考核標準。建立規范的實踐教學考核制度對實踐教學的實施是相當重要的,建立科學、完整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是重視實踐教學,促進實踐教學質量快速提高,加強宏觀管理的主要手段。實踐教學的考核方式可以區分于理論教學的考核方式,不一定必須以試卷的形式出現,可以將考核內容與實踐教學活動相結合,將每一項參與實踐教學的表現列入本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也可以以學生實踐報告或者感想的形式提交。
總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模式是一個需要長期學習和研究的課題,我們必須改變過去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以實踐教學為輔的教學現狀。提高實踐教學的實效性需要教師團隊、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評價以及學校和社會各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作為教師,我們還需要在實踐教學當中不斷探索、改革和創新,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羅國杰等主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2]俞仲文,劉守義等主編《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踐教學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3]波普諾著;李強等譯.《社會學》(第十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4]秦紅嶺.思想道德修養課實踐性教學的探索與反思[J].求實,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