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軍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國際競爭的加劇,我國處于對高素質人才缺乏的時期。現在已經改變了傳統觀念下學歷至上的人才觀念,把對人才的評價方式轉變為在德、智、體、美等多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和能力的人才。面對這樣的人才需求狀況,就要求在進行教育時要重視體育教育。尤其是初中體育教育,在進行體育教學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的良好鍛煉習慣進行培養,讓學生養成鍛煉的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體育教學;初中教育;體育鍛煉;習慣培養
在初中體育教學的時候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學生綜合實力的提升。所謂的體育鍛煉習慣指的是學生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以及背景下可以自發地進行體育鍛煉的一種習慣。習慣是在不斷的實踐中養成的,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一個很好的階段,有利于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更好培養。下面筆者就針對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培養的重要意義以及一些方法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培養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意義
1.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有利于增加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隨著我國對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以及完善,加上我國各大企業的人才招聘機制的不斷健全,傳統的人才界定方式已經無法正確地進行人才的認定。現在人才已經不單單是指那些具有高學歷、高分數的優秀大學畢業生,在此基礎上具有良好的體育能力以及身體素質也是人才競爭中的一個優勢,所以說,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對于增加學生的綜合競爭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2.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
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國居民的生活節奏在不斷地加快,居民的生活壓力也在不斷地增大,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讓學生在生活中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緩解生活節奏以及壓力所帶來的負重成為一個關鍵的問題,而在實施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過程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所以說,學生良好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對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3.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有利于改善我國知識分子的健康狀況
因為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更加重視文化課教育,所以,
忽略了體育教學的存在意義,導致我國現有的知識分子身體健康狀況不好,疾病多有發生的情況。而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可以改變這樣的情況,所以說,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對于改善我國知識分子的身體狀況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初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的方法
1.通過轉變體育教學的觀念進行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
現在的體育教學觀念主要是學生自由進行一些體育活動,老師只是起到一個課堂組織以及監督的作用,要改變這種教學觀念,讓老師融入體育活動中,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如,在進行田徑訓練的時候,老師就可以改變傳統的老師說教,學生實踐的教學觀念,要置身于教學當中,親自做一些示范以及對學生做一些正確的指導,讓學生正確地進行體育鍛煉,增加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熟悉程度進而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
2.通過增加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進行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一件事情感興趣才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它。而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讓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興趣那么在進行體育鍛煉習慣培養的時候一定可以事半功倍。如,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做一些體育游戲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可以是“接力跑”或者是“二人三足”以及一些有獎懲的智力游戲,讓學生接受體育運動上的懲罰等方面的游戲,讓學生從體育游戲中感悟到體育鍛煉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對體育教學以及體育鍛煉的興趣,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
3.通過有計劃的體育教學進行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
體育教學過程具體就是通過讓學生先對體育鍛煉了解,對鍛煉的方法有一個合理的掌握,并正確地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在進行有計劃的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應該如何正確地進行體育鍛煉,讓學生真正掌握運動的方法,進而使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得到最好的運動效果。如,在進行跑步訓練的時候,就可以先告訴同學如何正確地調整呼吸,怎樣正確地擺臂,再讓學生進行正確的運動,達到培養學生鍛煉習慣的目的。
在進行初中體育教學的同時進行學生良好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自身以及國家人才模式更好地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是進行體育教學的一個主題,也是必須去進行的教育工作,所以要充分利用初中體育教學課堂,高效地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
參考文獻:
[1]陳浩東.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
[2]龍大華,莫志偉.“終身體育”是高校體育教學第一任務[J].經濟研究導刊,2009(25).
(作者單位 廣東省東莞市清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