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勰斯
摘 要:2009年,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兩部委共同出臺文件,鼓勵和倡導在中小學中開展“校園足球”工程。“校園足球”工程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不僅有利于普及足球知識和技能,還有利于增強青少年的體質,培養青少年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拼搏意識,最終形成體教結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體系。
關鍵詞:校園足球;現狀;問題;對策
足球是當今世界最流行的一項體育運動,它受到不同年齡
段、不同地區人們的廣泛熱愛和追逐。在當今國際社會,足球不僅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體育實力,還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長期以來,我國足球一直處于低谷,與我國的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提高我國的足球競技水平一直都是國人的愿望和體育界奮斗的目標。“校園足球”是一項實施周期長、重視度高、覆蓋面廣的宏大工程,它可以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改革、擴大我國足球人口,為我國足球的發展儲備人才。但是,我們在振奮之余,要多一些理性的思考,使“校園足球”工程得到順利的實施。
一、青少年校園足球開展現狀
黨和國家領導人一直以來都非常關心中國足球的發展,特別是在青少年“校園足球”工程推出之后,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場合都發表過公開言論,強調搞好中國足球必須要從娃娃抓起,積極開展校園足球運動,加快足球后備人員的培養,夯實足球運動的社會基礎,使足球運動在我國得到普及和發展。同時,國家投入專項資金,建立校園足球培訓系統,并且在全國為校園足球布局城市,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也在各布局城市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到目前為止,“校園足球”工程的開展已初具規模,校園足球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校園足球的參與人數逐年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同時,“校園足球”工程的開展得到了國際足聯的認可,國際足聯主席還親自為中國頒發了“足球發展獎”。
二、青少年校園足球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受功利主義和錦標主義的控制
中國足球至今積貧積弱,陷于令國人不能滿意的境地,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受到功利主義和錦標主義的控制。在現實中,我們往往會為了出線、為了奪得名次,違背足球發展的規律,對各級足球聯賽進行“大手術”,國家隊和國奧隊擁有充足的資金,但是基層足球學校卻資金匱乏,有的甚至被迫關閉,在功利主義和錦標主義的影響下,相關部門以及教練員等為了避免末位淘汰,形
式上敷衍上級檢查;只注重極少數尖子學生的比賽和訓練,而忽視大多數學生的參與;冒名頂替參加比賽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足球發展的客觀規律,阻礙了足球的健康發展,各利益主體根本不會去關注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使“足球從娃娃抓起”成為一句空口號。
2.現行教育體制阻礙校園足球的發展
我國的素質教育改革已經開展了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社會上、教育界應試教育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現實中,素質教育仍然拼不過應試教育。在校園中開展足球活動,不可避免地會占用學生的學習時間,有時候會與家長和老師的意愿不一致,
他們擔心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降低學校的升學率,從而削弱學校的地區競爭力,很顯然,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成為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羈絆,影響了足球運動在校園的開展。同時,在現實中還出現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那些擁有良好聲譽的學校不參與全國的青少年足球聯賽,而這些所謂的好學校正是足球設施既齊備又先進的學校。事實已經證明了應試教育必然會阻礙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
3.警惕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在討論中國足球發展問題時,有不少的人會認為現行的體育體制導致了中國足球的落后,因此,應該徹底改變現行的體育體制把足球徹底地職業化。但是筆者認為這樣的觀點未免顯得過于極端。沒錯,現行的體育體制確實對中國足球的發展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但是體育體制存在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之下,所以體育系統的變革必須要適應我國社會轉型的要求和特點,不能造成系統內部的不協調,如果一味地要求徹底變革體育體制,就會容易走向極端。所以體育體制的改革不能徹底地拋開我國社會改革的大環境,盲目地實行一刀切,把體育體制完全從舉國體制中剝離出來。
三、推進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健康發展的對策
1.正確處理體育和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要想推進我國校園足球的發展,就必須正確處理體育和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人才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現代社會追求的是人德智體美等的全面發展。從中國足球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們忽視了青少年的全面發展、異化了足球運動的功能,從而導致專業足球運動員在職業素養、文化素質以及道德素質等方面非常欠缺。所以,在實施校園足球工程時,我們要時刻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足球運動不是目的,而是推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途徑和方法,在足球活動中,要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足球運動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和情感
體驗。
2.正確處理系統與子系統的關系,實行“雙軌制”
如果我們把中國社會看做是一個系統,那么中國體育就是一個子系統,而足球就是中國體育的下一級子系統。中國足球的發展要遵循系統內部各子系統協調運行的規律,要結合我國社會轉型期的特點開展體育改革,要結合中國體育改革的特點研究中國足球的改革。要立足于中國特殊的國情,把舉國體制和市場機制結合起來,堅持兩條腿走路,實行“雙軌制”。
3.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足球運動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社會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同時,足球運動的發展會進一步推動群眾的參與熱情。在我國,足球的群眾基礎比較差,競技足球水平太低,造成基層的足球運動開展不起來,這種狀況導致了我國足球后備人才匱乏。同時,各大媒體和社會輿論不恰當的宣傳,使人們認為“踢球沒前途”。所以針對以上狀況,相關部門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宣傳和導向,強化對足球的正面宣傳,讓人們能夠用一種理性、正確的眼光看待足球,營造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
4.建立強有力的活動監管機制
校園足球活動的參與主體是指在校的中小學生,如果保證不了這一點,那么校園足球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活動目標也會很難實現。在功利主義的影響下,學校通常會通過挑選業余體校的學生等途徑來參與校園足球的重大賽事,導致很多在校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到活動中來,所以,校園足球的開展必須要保證參與學生的“草根性”。“草根性”只有通過科學的活動監督管理機制才能夠實現,在現實操作中,我們可以通過全面評價試點學校活動的開展效果、對中學生足球運動員進行嚴格的檔案管理等手段,從
而保證校園足球參與主體的“草根性”。
青少年是中國足球的未來和希望,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倡導實施的青少年“校園足球”工程旨在提高青少年的體質,為中國足球的未來儲備人才,促進我國足球健康的發展。但是,在“校園足球”的實際操作和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和阻礙,需要我們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和對策加以解決。雖然中國足球現在還處在低谷,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各方面的努力,中國足球一定會取得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劉樺楠,季瀏.青少年校園足球工程的集聚效應與輻射效應[J].體育文化導刊,2012(2).
[2]賈珍榮.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0(17).
(作者單位 廈門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