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既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修養,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更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成為學生真正的朋友。
關鍵詞:語文;個人魅力;朋友
教師是一份神圣的職業。人們從不吝嗇把那些美好的比喻送給教師,如“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春蠶”“蠟炬”等等。既然人們給予了教師如此美好的厚望,我們當然要義不容辭地給予他們回報——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呢?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如下:
一、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如果教師自身沒有內涵,是很難吸引學生眼光的。教育界流行這樣一句話:“要想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但是以現在學生的素質而言,“教師的一桶水”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學生這“一杯水”的需求,教師必須要有一眼活泉做后盾,而且這活泉的涌水量還不能太小。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努力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多看書是提升語文素養最直接的方法。古今中外、本學科的和外學科的、學生感興趣的讀本都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該吸取的養分。不需要樣樣精通,但必須要樣樣了解。這樣,當學生有疑問來探討時,你才不會陷入尷尬的境地,學生也會被你的“博學多才”所深深吸引。有了自身的人格魅力,還怕學生不來聽你的課嗎?
另外,多聽一些專家或有成就的前輩的經驗,也是提升教師自身素質的一條途徑。我們必須要不斷向別人取經,才能不斷提升自己。
二、走適合自己的教學道路
春秋時期的教育是“百家爭鳴”,當今的教育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就說說幾位特級教師的教學風格吧!王崧舟老師是走“詩意語文”的路線,于永正老師卻走了“幽默、灑脫和富有激情”的教育路線。不能說他們的教學風格誰好誰壞,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而我們,雖然沒有他們那么有成就,但我覺得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能看誰學誰。因為他們的學生情況跟我們的不一樣。如果你完全模仿他人的教學風格,那么你只能成為“王崧舟第二”“于永正第二”,卻永遠成不了第一。所以,必須要有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
三、時刻反省,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教師的任務,不單單只是“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培養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材。在教學中,我們不單要教給學生如何學習語文,更重要的是告訴他們如何才能成為“人”。
學生最喜歡模仿,教師成為學生的模仿對象,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時刻反省,要把自己的優點和美德放大了展現給學生,把自身的不足悄悄抹掉,最起碼不能在學生面前赤裸裸展現。
我們的學生尚處在身心發展時期,在心理和生理上特別需要別人的幫助。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這些工作都是義不容辭的。當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有了成就,我們不要吝嗇幾句簡單的贊美;當學生犯了錯誤或需要幫助時,請你及時伸出溫暖的雙手扶一扶他們;當學生需要引導、點撥時,請你適時地為他們指明方向。要知道,培養健康、快樂的學生才是我們教育的重點。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我們不僅是他們人生遠航的向導,更是他們生活相伴的朋友和知己。
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既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修養,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還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成為學生真正的朋友。只有做到了這些,我想離“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的目標不遠矣!
(作者單位 浙江省慈溪市附海鎮中心小學)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