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如菊
摘 要:生物作為初中教學中重要科目之一,具有很強的實驗性。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對初中生物實驗的重視不足,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受限制。新課改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動手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作為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對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做了簡要的分析,基于初中生動手能力偏弱的現狀,提出初中生物教學的改革走向。
關鍵詞:生物教改;現狀研究;動手操作;改革方向
現在的初中生物教學中,因為班級人數較多、學生動手能力較差、學校實驗設備有限等原因限制了生物實驗課程的發展。這種對實驗課程的忽視,又影響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必須想方設法改變這種現狀。新課改實施,強調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初中生物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提高了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課程中的重要性。
一、初中動手能力現狀研究
由于種種因素的限制,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偏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學生對動手操作缺乏興趣
傳統生物教學中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無法實現理論知識對實踐的指導。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對理論課程缺乏興趣,也有部分學生對實驗課程缺乏興趣。這種興趣的缺乏嚴重阻礙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2.動手能力較差
就我國的教學現狀而言,學生自主參與實驗的機會較少。生物實驗一般都是教師在課堂上演示,學生負責觀察,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無法得到真正的鍛煉,直接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偏弱。
3.在動手過程中沒有融入自己的思考
部分學校在設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會開設一些實驗課程,但是,實驗的內容和過程都只需要按照課本內容進行,導致學生缺乏必要的思考,無法使用理論指導實驗實踐。
二、針對初中生動手能力現狀的生物教學改革走向
1.教師要轉變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改背景下,生物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首先要改革教育理念,摒棄錯誤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必須加強與老師溝通,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自由。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有針對性地控制教學進度,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只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在生物實驗中才能理論聯系實際。
第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努力構建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拉近師生距離,提高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而且在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疑問,提高理論課和試驗課的教學效率。
2.強調實驗課程的重要性
實驗課程和理論課程共同組成了初中生物教學的基本內容,實驗課程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重大意義。傳統的生物教學課堂忽視了實驗課程的重要性,阻礙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在新課改背景下,生物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分小組的方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也能提高學生生物課程實驗參與的熱情。要重視生物課程中的小實驗,在生物教學中有一些小實驗,可以讓學生課外自行完成,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開放生物實驗室,為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提供良好的設備保障,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動手操作的欲望。
比如,在“光對小草生長方式的影響”這個課程中,可以鼓勵學生親自種植植物,觀察小草的生長趨勢,自主探究光、熱對小草生長方向的影響。教師可以適時從旁引導,讓學生在試驗的過程中感受到生物學習的樂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3.添加適當的課堂游戲
在課堂上添加一些游戲元素,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初中生處于較喜歡邊娛樂邊學習的階段,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深入挖掘教材的內容,在課堂上增加小游戲的環節,激發課堂活力,提高教學效率。
在“食物和營養有關”的課程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請學生扮演各種角色,比如,水、蛋白質、脂肪等。然后在老師的幫助下分別設計各個營養物質的表現形式,闡述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針對目前初中生的動手能力普遍較弱的現狀,初中生物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生物教學模式,增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鍛煉。初中生物教育改革必須要致力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效率,促進初中生物教育事業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榮忠.在物理實驗中提高初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幾點做法[J].新課程:教師,2012(9).
[2]張華.縮小城鄉學生初中生物學科學業水平差異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12(6).
[3]馮秀英.談初中生物課改實踐中的問題及引導策略[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1).
[4]陳有偉,魯中華.初中生物探究實驗教學的延伸拓展[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1(5).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