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萍
摘 要:小學數學一直都是學生感到困難的一門科目,很多學生認為這門課太過于抽象,教師講的很多內容都無法快速理解,加上小學生本身自身對抽象知識的理解能力較弱,導致很多在課堂一開始就已經放棄學習,為此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方式,通過各個角度來吸引學生,讓學生逐漸拾回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關鍵詞:小學數學;導入藝術;策略
所謂課堂導入,指的是一節課的前10分鐘的教學安排,在傳統教學中,這段時間往往是教師用來回顧上節課內容,然后介紹本節課內容的時間,也就是說導入在傳統教育中是存在的,然而在新時期的教學改革下,傳統的導入方式過于簡單,無法很好地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且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思想,因為新時期的教師一定要多研究如何導入課堂,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教學內
容,也就是所謂的導入藝術。
一、通過“舊”知識點引出新知識點
數學內容本身是一個注重邏輯和系統的學科,這一特點要求學生應有大量的舊知識作為根基,這樣才能更方便地使教師進行相關的內容講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適當選擇一些學生腦子中已經存在的知識點,并從這個知識點出發讓學生逐漸掌握新的教學內容。這里所說的舊知識點不是傳統教學中的舊數學知識點,而是比較豐富的內容,既可以是學生以前聽過的故事,也可以是學生周邊的人和事,當然也可以是之前學過的內容。比如,在講授《圓》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回憶“小貓與餅”的故事,這個故事很多學生都聽過,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只懶貓的媽媽出去后,給它戴上一個大餅,然而這只貓很懶,寧愿餓死也不愿意動一下餅。這個故事講完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大家想想為什么說小貓動一下餅就不會死呢?”這樣的問題對于學過圓的學生是非常輕松地能回答出來的,小貓所戴的餅正好處在圓點上,因
此,小貓只需動一下餅的位置,也不會被餓死。當學生懂得這個道理后,教師再進行實際教學時就會對課文內容產生一定的興趣。
二、通過動手活動引出抽象知識點
小學生盡管對于抽象知識的理解有很大的困難,但是對于實際動手的活動卻有很大的興趣,因此,教師完全可以抓住這些學生的特點,將每節課的導入部分變成手工課,讓學生通過手工來親自感受所要學習內容的特點,從而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在設計動手活動的內容時,一定要先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也可以針對學生自身特點來進行設計,比如,在講授《分數》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拿出一整塊月餅來,然后給同學們說現在有三位同學需要平分這一塊月餅,請同學們想想應如何分,這三位同學分別能收到多大的月餅。隨后教師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月餅發給三位同學,這三位同學肯定會以平分的方式將月餅分為三半,并給老師說他們將月餅分為三份。隨后教師可以引入分數的知識點,即每個人手里拿到的月餅盡管還是之前的月餅,但從大小到形狀都發生了變化,這就是分數的意義。又如,在講授《圓錐》一課時,教師給每位學生發一張圓形卡紙,再發給學生一張長方形,然后讓學生做一個自己夏天最喜歡吃的蛋卷冰激凌的蛋黃殼。這個活動其實就是制作一個圓錐體的過程,當學生自己動手做出一個圓錐時,自然就會理解圓錐的形成原理,于是教師可以更深入地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
三、通過任務導入逐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所謂任務導入法,指的是通過讓學生參與實踐任務來認識教學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在參與各類任務的同時,會有選擇性地設計一些完成任務的方法,同時由于各任務都是由若干個學生集體完成的,因此,每組學生在互相幫助的基礎上共同完成任務,與此同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可以在潛移默化中促使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較為深入的認識,這樣教師再進行講課時,學生就會比較輕松地掌握。比如,在講授《正方體與長方體》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先將班級分為若干小組,然后布置以下題目:“(1)什么是正方體和長方體;(2)你身邊有哪些物體是正方體,哪些物體是長方體;(3)畫出一些長方體的圖形;(4)如何計算長方體的表面面積,如何計算長方體能盛放多少物體。”這四個題目一個比一個難做,且每一個題目都要求學生在完成上一個題目的基礎上才能更輕松地完成,學生在做這些題目時,前幾個題目都是比較書面化的,很輕松就能完成,但后面的題目則比較困難,需要學生有創新精神,通過不斷地發現生活和感受生活,才能最終完成題目。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很多小組都紛紛完成了任務,有的學生找到了一些文具盒、有的學生找到了自己身邊的建筑,有的學生則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出了各種圖案,這種結果當然也離不開每個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逐漸對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了一定的初步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繼續進行相關內容的
講解。
總之,教學導入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傳統教學中很多教師也都講究科學的導入法,但當時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導致教師的導入方法都是教師自己控制的,這樣對于學生來說不利于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學生只能受限于教師所講的內容,對于有些無法掌握的知識,學生也沒有時間去自己研究。而在新時期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進行相關的教學導入時一定要注意以學生為本,即將更多的學習權利還給學生,這樣才能保證給學生一個更好的第一印象,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更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白福禮.小學數學導入式教學法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1).
[2]楊紅.對小學數學課堂導入重要性的認識[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2(11).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