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梅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應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在閱讀名著中分析形象、抒寫感想、積累佳句,從而不斷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關鍵詞:語文教學;引導;閱讀
語文教學要倡導學生大量閱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倡導“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當然離不開對名著的閱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在指導學生的閱讀名著活動中采取了一些具體的做法,力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閱讀名著,分析形象
與其他文體相比,名著中人物眾多,形象具體,其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段更為多樣化,它不受時空限制,可以采取多種手法來刻畫人物性格,記錄人物的經歷和命運。作者多用細致入微的筆觸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把筆鋒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內心深處,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西游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作品還多運用心理活動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這就要求我們在引導學生讀書時,讓學生學會結合具體詞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同時要讓學生理清人物與主題的關系,理清人物與人物的關系,更要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以更準確地把握人物形象。
二、閱讀名著,抒發感悟
“學而不思則罔”,寫讀后感是提升學生閱讀水平的有效方法,當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后,讓學生對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做評價。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圍繞“人應該怎樣地活著才有意義?”做讀書主題交流和演講。通過活動讓學生感悟到,堅強的保爾·柯察金,這位可敬可佩的共產主義戰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了完美詮釋,學生在讀書中汲取了更大的精神動力。在此基礎上,發動學生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帶給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這樣,學生的閱讀有了深層次的體驗,并使發散思維、寫作能力得以培養。
三、閱讀名著,積累妙語
名著中有不少名言佳句,這是作者匠心獨運的表現。積累這些內容,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并提高語文素養。如《紅樓夢》中:“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湯姆叔叔的小屋》中:“世界上有這樣一些幸福的人,他們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們揮淚埋葬了自己在塵世間的希望,它卻變成了種子,長出鮮花和香膏,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醫治創傷。”掌握這些文學名著中瑰麗的珍寶,就能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鑄就美好的心靈。這樣引導學生,讓學生閱讀名著有路可循,有法可行,可大大提高學生閱讀的效果。
課外名著浩如煙海。引導學生閱讀名著也應講究方法,應讓學生見微知著、舉一反三,從而增加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