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香
摘 要:隨著對語文教學的重視和語文教學內容的不斷擴展,語文教學已經不再局限于文字和詞語的積累,而是逐步轉化為能夠將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的實用型學科。這就要求學生在基本掌握知識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理解和復述,表現在文字書面上的也就是作文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作文教學;學習興趣;語文教學;教學方法
社會自然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每個人由于視角的不同,對世界的觀察認知大有不同。要想讓我們的想法能夠被大家所知,并最終得到認同,最好也是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用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所見所感,這也正是作文長久以來都作為語文學習成績的一個衡量標準的原因。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究竟可以采取哪幾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我們都知道,所謂寫作,最重要的是要心中有內容。正所謂“胸有成竹”,有一個比較高超的寫作技巧和完善的文章架構,就必須要做到心中真的有內容,有可寫之物。因此,教師在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之前,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讓學生意識到生活與寫作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我手寫我心”,而不是單純地將寫作當成是任務。對于小學生來說,觀察力的培養其實非常簡單,教師可以從最基本的身邊的事物,像是鉛筆、橡皮之類的文具開始,看一看它們的顏色、質地,再想一想它們的用途,最后再讓學生說一說第一次使用它們時的情境,或者是最近的一次使用它們是什么情況下。這樣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完善對事物的認知,逐步擴展作文的內容量,對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十分有利。
二、發掘學生的想象力
作文的學習,其實也是一門藝術創作,我們時常說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就是這個原因,在作文的學習上,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創新。要讓學生在基本表述出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的基礎之上,有適當的想象和發揮,以此來讓文章內容更加飽滿,讓整篇文章更有文采。這一部分的訓練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點,教師應該充分注意到這一點,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就加以訓練,讓學生的思想開放一些,真正地讓學生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在這一部分的訓練過程中也包括教師的鼓勵教學,學生在進行發言和提問的時候,教師不能嘲諷或者批評,而是要循循善誘,力求讓學生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這對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
三、創設積極的學習環境
應該說,語文學科作為一門社會科學性的學科,其實質是很枯燥和無聊的,要想激發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興趣,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個長久的、連續的刺激過程。尤其是對于小學生這個愛玩的年齡來說,培養學生安靜寫作的興趣更是十分困難,因此,教師要在客觀環境這一部分下工夫。這一部分可以分兩部分進行,也就是學校和班級這兩部分。在班級內部,教師可以進行鼓勵表揚制,對于作文寫的好的學生進行表揚,進行朗讀和展出,以此來激勵學生有更大的進步;在學校里也可以舉辦校園級的活動,像是征文一類的有獎勵的作文活動,對于學生作文興趣的提高作用也是非常顯著的。
總之,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寫作。一篇完整的作文是語文學習成果的綜合展現,它不僅能夠反映出學生對于基本字、詞、句的掌握,更是語文邏輯思維的展示,完整合理的作文內容不僅表示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更是表示學生語文學習的天分和努力的成果。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作文創作,讓學生將寫作視為一種樂趣,不僅是教學的成功,更是教育的成功。
參考文獻:
[1]劉福振.淺談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3(06).
[2]鄭作平.探究疑難,巧妙突破:淺談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月刊:學術綜合版,2010(0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