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麗華
摘 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中國的生產力水平穩步提高。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僅制約著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選擇,還制約著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為了適應時代的潮流,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進入小學生的視線。學生不再是孤獨的學習者,有了同伴一起前行。針對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展開了探究活動。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實踐探究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是很重要的,它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大腦,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小學生的自制力還是比較差的,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就走進了大家的視線,它不僅能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學生也會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共同進步。并不是所有的課題都能夠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不能極端化,什么都讓學生自己去探討學習。我們需要對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進行探究,以此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分為以下六個步驟:(1)激趣導入——引發學生合作興趣;(2)共定目標——明確學生合作的任務;(3)自主合作——指導學生合作探究;(4)反饋評價——分享合作的結果;(5)檢測補救——檢驗合作效果;(6)總結延伸——升華學生思維。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可以按照上述六個步驟開展,下面就教學的開展進行實踐探究。
一、激趣引導
身為一個引導者,教師要用心設置題目,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合作討論的熱情,并保證其切實可行,達到教學的目的。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在小組合作推導公式前,教師可以做一個適當的引導:平行四邊形可以被分割成什么圖形?分割成的圖形面積如何計算?怎樣驗證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提示,慢慢展開思考,由熟悉的領域向未知的領域前進,增加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
二、共定目標
教師要根據學習的內容、學生的能力水平設置一些題目,這便是小組需要完成的共同目標。設置的題目要做到以下幾點:(1)題目難度最好能夠由淺入深,以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2)題目要緊貼教材,對所學內容的難點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3)題目要注重思維發散,切記死板教條。
三、自主合作
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先獨自學習,然后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最后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將大家的學習心得和障礙進行交流,學會獨立解決問題。教師不能嫌浪費時間和精力,一定要把自主學習落到實處。
四、反饋評價
將各小組合作的結果公開展示,并分享本組的思考方式。教師要鼓勵學生踴躍發言,不僅要對本組的結果進行評價,還要對其他小組進行評價,以便取長補短,提升自身的能力。不論結果如何,學生都希望自己思考討論的結果得到肯定,評價機制就顯得很重要。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獎項,例如,集體智慧獎、最佳勇氣獎、最佳默契獎、進步獎等。競爭會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獎勵能夠催化小組合作學習。
五、檢測補救
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自我反省,查缺補漏,改進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能力,使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更加實用。
六、總結延伸
最后,教師要進行課堂小結,將學生涉及的知識進行梳理,劃分難易點,對共性問題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的思路更清晰,對知識掌握得更牢固。同時,對學生未想到的領域進行講解,詳細敘述自己的思考方式,升華學生的思想。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是21世紀人才戰的產物,是一種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興趣,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進一步去探索,發現不足并予以完善,使其更適合學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李芬芳.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J].新課程:中,2011(07).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