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電生
【摘 要】化學中的一些知識概念、專用術語都比較抽象,有些知識或概念還容易混淆,學生感到難記難學。教師應在化學教學中用形象有趣的方法講解,激發學生興趣。本文所介紹的就是作者在這方面的一些方式方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化學教學 擬人 諧音 謎語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某一學科知識,如果有興趣,就會想方設法集中注意力信心百倍地學,因而,學得好,學得快,事半功倍。因此每個教師都應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在我的化學教學中,不僅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由于我運用了趣味教學法,因此,學生的興趣就濃,積極性就高,注意力就被我牢牢吸引,他們就把學習當作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對知識的記憶也十分牢固、深刻,考試成績當然就會在同年級中常遙遙領先。下面,筆者愿將具體的方式方與大家分享。
一、化學教學擬人化,用人物性格比喻實驗器材
(一)酒精燈遲到、早退
眾所周知,在“氫氣還原為氧化銅”化學實驗過程中,一定要講究實驗操作的順序,否則,就會導致實驗卡殼、“短路”、半途而廢,甚至還會出現不安全因素。“氫氣還原為氧化銅”實驗的一般順序是:①檢查氫氣的純度后,先通氫氣,停一段時間后再點燃酒精燈加熱(遲到);②實驗完成后,先熄滅酒精燈(早退),還要繼續通氫氣,直到試管冷卻為止。為了讓學生把這個程序記清楚,教學中,我將這個實驗進行擬人化,用詼諧的話語對學生說:酒精燈的紀律觀念不強經常有遲到、早退現象,它不是一個好“學生”,因為它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不是遲到就是早退。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把實驗器材使用的順序記憶得一清二楚,同時還對學生進行了德育,認識到遲到早退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
(二)導管要“深入淺出 ”
在氣體的制取和收集實驗中,必須注意“導管”所處的位置。“收集”氣體的時候,導管必須深入到集氣瓶的底部,而“導出”氣體的時候,“導管”則應略為露出橡皮塞一點則可。一句話就是:氣管應該要 “深入淺出”。這種變事物(導管)為人物動作的擬人化教學方法,生動活潑,學生喜歡聽,課堂氣氛活躍,出現一片興趣盎然的氣象,教學效果顯著。
二、教學語言幽默化,用“諧音”讓學生展開聯想
教學中,我常選用由此及彼的聯想方法把過去學過的知識與現在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既可鞏固舊知識,還可記憶新知識。溫故知新,一舉兩得。現舉幾個案例說明:
案例一:
教學“空氣成分”內容時,當講解到稀有氣體中含有氦氖氬氪氙等幾種氣體時,我向學生指出:“氦氖”與英語中的 “Hello” 的發音十分相似,請大家把它說出來。話音一落,思維敏捷的學生便脫口說“亞克西”!實踐表明,學生的聯想是很豐富的。只要老師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他們便可想出很多好的記憶方法。
案例二:
在電解水的化學實驗中,與電源負極相連接而產生的氣體,我們叫“氫氣”。但同學常與其他的氣體混淆。為解決這個問題,我便這樣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平時最喜歡的人是誰?這個提問,肯定有學生回答是“爸爸”。于是,我便順著同學們的話說:其實,你們平時最喜歡的人是“父親”。希望大家在電解水的實驗中也不要忘記“父親”。為什么?因為:負氫(父親)就是與負極相連產生的氣體“氫氣”。同學們聽了,課堂一片嘩然之后,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開始了會心的微笑。
案例三:
教學酸堿鹽時,金屬的活動順序是教學重點中的重點,也是學生記憶中的難點。為幫學生化解難點,方便記憶,我先給學生介紹了一種“諧音”記憶法:鉀(嫁)鈣(給)鈉(那)鎂(美)鋁(女),鋅(新)鐵(鐵)錫(衣)鉛(嫌)氫(輕),銅(統)汞(共)銀(一)鉑(百))金(斤)。然后再向學生解釋這其中的意義,最后讓同學們一起誦讀:“嫁給那美女,新鐵衣嫌輕,統共一百斤”。同學們聽了,興趣盎然,不由自主地放聲朗讀起來,記憶效果事半功倍。
三、利用“謎語”形式,激發學生認真思考問題
初中生 “好奇、好趣”。課堂上“猜謎語”就是能滿足他們這種性格特點的教學方法之一。有些化學知識十分有趣,可以當成謎語來猜,既能激發學生興趣,又刺激學生思維。例如:教學“石灰石在高溫下煅燒制取生石灰”內容時,我便把于謙的詩“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當作謎語,讓同學們猜一猜它是什么東西。這個謎語,還可用它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我們做人,應學習作者那種光明磊落、剛直不阿的傲骨正氣。
四、利用成語、術語,加深化學名詞記憶
例如:杞人憂天——過濾(慮);吹胡子瞪眼睛——氣態;學而時習之——常溫;品德高尚——鋅磷鎂(心靈美);下完圍棋——分子。
五、改進課本實驗,加深學生對化學的記憶
案例一:
在利用“氫氣吹肥皂泡”的實驗中,如果將上升的肥皂泡用火點燃,學生會興奮異常;如果再把吹肥皂泡改為灌氣球,學生就會更加津津樂道,從知識的更深層次認識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加深學生對氫氣性質的認識。
案例二:
在測定“石墨和酸堿鹽導電性”的實驗中,學生對小燈泡的發光與否已是司空見慣,很難喚起學生對實驗的樂趣。如果用音樂卡代替測導電性的裝置,把上述實驗改成學生實驗,不僅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體會到一種成功的喜悅!
化學中的趣味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如上的一些方法,只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的一點小小的體會。可謂是雕蟲小技。其實,趣味的化學教學法是很多很多的。我想,從事化學教學的老師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方法。只要老師對學生有愛心,對教學工作負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時多觀察、多留意、多思考、多接觸生活,就一定想出更多、更好的化學趣味教學法,就會有更新奇更有趣的化學教學法從自己的身邊掠影而過!就能讓學生對化學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化學教學就會跨上一個嶄新的臺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