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會
摘 要: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有的認識體驗和內心情感。用語言將之外,就成為個性化的作文。無論是作為新課標要求下的作文要求,還是發展學生學生心性,個性化作文教學是作文教學的必然選擇。個性化作文教學可從很多方面著手:真實表達是個性化的前提,教師給予引導是作文個性化的動力,個性化語言是個性化作文的翅膀,參與式作文批改是個性化作文的重要步驟。
關鍵詞:個性化;作文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207-01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有的認識體驗和內心情感。用語言將之外,就成為個性化的作文。無論是作為新課標要求下的作文要求,還是發展學生學生心性,個性化作文教學是作文教學的必然選擇。
一、真實表達是個性化的前提
作文個性化首先要求真實。即要求學生要寫真實的事,說真話,抒發真實的情感。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明確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明確作文的目的,并始終不背離這個目的。具體怎樣去做呢?葉圣陶曾指出“要寫出誠實的話,非由衷之言不發,非真情實感不寫”。關鍵字就兩個:真與誠!“真”就是要寫真實的是真實的人,寫真實的想法和看法,不能無中生有,不能胡編亂造。“誠”就是要如實表達,不說違心的話。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使學生從自己內心出發,寫自己真的眼見耳聞,寫自己的真實想法,寫自己的真實感受,寫自己所向往的,所期待的,所追求的……。“真”與“誠”,是做人的準則,自然也是作文的準則。惟其如此,作文才能成為促進和推動學生成長為具有鮮明個性的“人”。
二、教師給予引導是作文個性化的動力
雖然需要給學生以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但并不因此教師就是消極被動無所作為的了。相反,教師的主導作用對于學生個性化作文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種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激發學生思維。人的認識是有規律的。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從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由個別到一般都需要老師的引導和啟發。教師適當地引導和啟發,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放飛學生的想象,在思想碰撞中產生創造性思維。教師適當的引導,還能拓展學生的聯想,連串零散的思維火花的作用,印有每一個學生所獨有感悟與情感特征的文章才能產生。
2、賞識激勵學生。多元智力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與強項,也有自己的劣勢與弱項。再加之每一個人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情感表達方式等都各具特點,各不相同,所以我們不能用一個標尺去衡量每一個學生。要善于發現他們的有點,鼓勵他們自我肯定,大膽表現。多鼓勵,少指責。哪怕是一兩句鼓勵的話語,也勝過一大堆批評。
3、下水示范引導。教師的下水作文,相比其他的范文,在學生眼中更有真實感和親切感,因此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和示范作用更為明顯。教師的下水作文本身,就彰顯了教師自己的個性特征和人格魅力。師生同作,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展示自我的積極性和勇氣。下水作文的引導,一方面是在引導學生的“文”,另一方面更是在引導學生“作”的興趣和激情。
三、個性化語言是個性化作文的翅膀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形式。個性化的思維,只有借助于個性化的語言,才能得以外化和展示。我們只有將學生個性化的思想與情感,借助文字這個工具以外化,才能形成個性化的作文。在有了獨特的作文構思后怎樣將內在的思想情感運用個性化的語言描述出來,不是一個技術活兒,是需要長時間的磨練才能形成的。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不能束縛孩子的思維,更不能違反語言規范。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逐步引導學生構建起自己的個性化語言風格。或幽默風趣,或犀利鏗鏘;或清新明朗,或嚴密深刻……只要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教師就應給與充分的肯定,這樣才能讓學生個性化的思維插上飛翔的翅膀。
多種句式的靈活安排可使文章顯得富有節奏,搖曳多姿。而修辭則可使文章富有文采,引起讀者的想象和聯想。文章中時不時能出現一些有豐富內蘊的,具有警策性、哲理性與形象性的句子能大大增強文章的深刻性可感染力。如泰戈爾、冰心的詩歌,紀伯倫的散文詩。要寫出有意蘊的句子,需要常常對事理進行深入的思考并追求語言的深刻性。
四、參與式作文批改是個性化作文的重要步驟
傳統的批改作文的方式就是老師非面對面的批注式。這種批改作文的方式,老師費時費力,但效率不高,作用不大。但在教條管理和頑固保守的環境下還很有市場。這種批改的方式不是不可以使用,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學生的寫作信心來自于教師的鼓勵。所以教師的評價必須要有個客觀、靈活的作文評價體制,以鼓勵和褒揚為主,以指出事實為主。評價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文章中的優劣。寫的好,教師要鼓勵,寫的不好,教師要幫其指正。在評價標準上,教師更應看重學生的精神與態度,而不是最終的結果。所以,教師應重點看學生是否在用心寫,每一次作文是否有進步,所寫的內容是否真實,所抒發的情感是否發自內心。而對于立意、文采、結構等方面,指出更好的方法比評價其好壞要有用得多。學生有了一個好的精神狀態,知道了正確的方法和路徑,就能在不斷的嘗試和磨練中不斷前進。
創新之路沒有終點。我堅信,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勤于思考,追求個性,久而久之,就能開拓學生的思路,打開創新的大門,使作文的個性之花處處開放。
參考資料:
[1] 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王尚文.語文教育學導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3] 謝志禮.蘇玉春.個性化作文寫作淺析.語文教學通訊.2004(6).
[4]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 李杏保 陳鐘梁.縱論語文教育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6] 龍濤滔.張揚個性表達自我——作文個性化教學初探.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