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敏
摘 要:在音樂的背后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無論從過去還是現在,音樂已經成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似血似肉與我們的精神與肉體無法割舍。美好的音樂能夠凈化人的心靈,所以說從小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及樂理知識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但是在學習音樂中,必須要對樂譜有所了解,樂譜不但能夠規范發音的階位,更似語言,掌握它便能在沒有阻礙與隔膜的狀態下,走入音樂的世界,了解音樂的美好。本文就此針對小學音樂識來討論創新教學的方法,從而使其更為廣泛普及的被應用。
關鍵詞:小學識譜;創新教學;音樂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254-01
音樂無處不在,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仔細傾聽,你會發現到處都充斥著美好的聲音,無奈的是,很多遇見的音樂都轉瞬即逝,當你想再一次沁心其中的美好時,才發現不是每一段音樂都具備重播的能力。單純依靠記憶又無法保障其準確性,樂譜就是為此而存在的。為了將這種撲捉藝術的方式以科學有效的方式傳達給學生,一直是教育機構不斷追尋探索的的問題。通過長時間的實踐與經驗的積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取得了成功的突破。它相較傳統概念、程序化的枯燥教學更為生活化、自由化、理解化。它在整個教學元素中,融合了幽默與興趣,使原本難以銘記的識譜變得快樂簡單。
一、用歌唱建立識譜的興趣
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結果必將有一個良好的開始,可見開始對結果的影響有多么重要。針對這一點,我們需要為學生與樂譜的見面會營造一個有力的壞境,唱歌無疑是最佳選擇。對于音樂的初步認識,就是歌唱,這也是小學生眾多愛好的交集之一。所以,完全可以利用唱歌,讓學生的興趣成為認識樂譜的推動力、催化劑。這需要老師的引領,基本教材上都具備樂譜的標識。讓學生任意演唱教材中喜歡的曲目,建立與樂譜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接觸,讓識譜過程有一個快樂的開始。
二、通過學習節奏掌握識譜
我們都知道音樂是由兩個主要元素構成的,即節奏和旋律。但是這兩者中節奏最具獨立性,在貫徹識譜學習前,完全可以利用節奏的這種獨立性來激發識譜的認識。首先節奏無需伴奏可以獨自打拍子,在演唱涉及到旋律的重點難點,可以采用節奏的訓練,這樣能夠避免頻繁重復演唱的繁瑣。有針對性的提升技巧,是效率與質量的結合。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喜愛的兒歌或者教材比較朗朗上口的樂章做起點,一邊用手打拍子,一邊讀出拍子的識譜。這種節奏與識譜相互激發的方式,無疑是雙向收益的教學方式。
三、在熟練的曲目中熟悉識譜
音樂的魅力在于在學生沒有正式接觸音樂學習前,都會有幾首鐘愛的歌曲,隨時哼唱。這時學生的大腦以及對音樂旋律的儲備奠定了基礎,使得在在正式接觸音樂教學時,能夠很快吸收并銘記曲目,做到不用對照歌本就能演唱。雖然這其中包括一部分學生對歌詞沒有記清記準,但是大體音樂節奏的走向已經完全記住了,可以隨時哼唱。這時候當歌詞記不住時,學生的哼唱會自動轉向識譜。這樣促進了識譜在旋律和節奏交織的實踐中靈活運用,以往的死記硬背法,通常會讓學生對識譜有一個查數概念,即只能從頭到尾的演唱,單獨拿出一個識譜就反應不過來,但是用自己熟悉的歌曲來貫徹識譜的應用,能夠使識譜的辨識度更加靈活敏捷。
四、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歌曲來繼續識譜認知的道路
有一種現象作為教育方式的誤區非常普遍的存在于大多數教育機構,準確的說這是一個落后的封閉的教育理念,即老師以“師”的身份,去為學生選擇道路,出發點都是好的,每一個老師都說不會害了學生,但是這種教育方式過于單一化,利弊失衡。舉一個例子,一位愛花的園丁,他養了一盆仙人掌,他每天不辭辛苦的為仙人掌澆水施肥,可是在他的努力下,卻加速了仙人掌的死亡。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了,教育方式與養花一樣,中國也總是把新一代的學生作為國家的新鮮血液,祖國的花朵,可是同為花朵卻并不意味著都是同一品種,教學方式也應該更為多樣化,有針對性的栽培每一個學生,回歸到主題,教師不應當選擇自己認為是對的曲目,來讓學生演唱,因為我們不能保證這首曲目被每一個學生所喜愛,更不能保證它適合每一個學生,強加試的教育,只會適得其反,讓學生因為一首本不適合自己的音樂而被迫離開了解音樂的世界。歌曲作為藝術的一種表演,有別于理性概念超強的數學,一加一就是等于二這種死道理,藝術是多樣化的,光從音樂的種類就有通俗、流行、美聲、戲劇、歌劇、說唱等等眾多,每一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翅膀,而老師的義務,就是作為一個伯樂,去發現這些翅膀,而不是用剪刀肢解它們,然后為他們插上不屬于它們的翅膀。最好的老師莫過于興趣,只有建立起興趣的學習,才能有效吸收并飛速健康的成長,過于干涉與束縛,只會讓生長緩慢且扭曲。這一點作為教育方式的重點,也是教育的核心,尤其在音樂這個揮發張揚個性的領域,一定要讓每一個學生發揮其本身,莎士比亞說過:郁金香就是郁金香,變不成紫羅蘭。
結束語:
本文對學習識譜的注意事項以及教學方法做了示范參考,但歸根結底,音樂畢竟是陶冶情操的一種形式,它的可貴在于真摯,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識譜教學時,切記要按照學生自身的特點,不違背學生對音樂鑒賞的方向,再這基礎上,扶持學生自己選擇的音樂之路,讓他對感興趣的樂譜有更深一步的認知。教學說難很難,說簡單也簡單,主導這一切的無非教學的方式與方法。只要將努力用在核心上,必將結出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 楊松花.小學音樂識譜創新教學方法初探[J].北方音樂,2012,(11):88-88.
[2] 祁芳芳.讓音樂熏染出美好的心靈——淺談“音樂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2,(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