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京硯
摘 要:教師參加說課大賽課要經歷積累、備課、講課、評課、反思、修改、總結、學習、再完善等復雜的心路歷程?!耙还澱n,一輩子”的說法一點也不為過。一個教師經歷了多次大賽課,才能化繭為蝶,在課堂上綻放光彩。
關鍵詞:打磨;感悟;斟酌;生成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370-01
想要說好課,必須有好課的宗旨,在說課之前,我確立一堂課的“八個點”:
一、激發興奮點——“課堂不是教堂,教師不是牧師”一堂好課必須要從上課伊始就牢牢抓住學生的興奮點。
二、抓住中心點——要始終圍繞主題創設情境,最終要回歸課堂,進行知識整合。
三、突破疑難點——這是對老師最基本的要求。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設疑啟思,“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四、找準切入點——把握好知識結構的銜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最貼近學生的事例才會讓學生感到親切。
五、理清知識點——知識是教學成功的載體。拋開知識空談素質,是空中樓閣。
六、培植發散點——要注意相近知識的鏈接類比,相反知識的比較鑒別。注意對學生思維的啟發,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七、明確得分點——課改也不能拋開考試,應試能力也是一種素質,一堂好課應該知識嚴謹。要注意幫學生理清知識點到得分點到采分點的鏈接,規范學生的答題。
八、課堂生成點——高效的課堂,應該有課堂生成,這樣足顯教師之智慧,學生之合作。牢牢的抓住學生的生成的閃光點,將它放大。這樣才能真正的激發出學生思考的興趣和回答問題的樂趣。沒有必要把學生帶入自己的預設中。
打磨出好課之后,再在如何說好課上下功夫:
一、明確說課環節
1、說教材;2、說教法;3、說學法及學法指導;4、說教學程序;5、說極書設計。
二、明確說課要注意的問題
1、說課要突出一個“新”字
創新是藝術的生命,只有創新才能突出說課的藝術?!靶隆笔钦f課成功的關鍵?!靶隆钡囊笥校?/p>
方法新——不能平鋪直敘;結構新——要有起伏,高潮迭起;練習新——要激發興趣、啟發智慧;手段新——運用多媒體突出重點,圖文并茂;設計新——從導入新課、展開新課、鞏固新課、結束新課等環節,要環環緊扣,具有新意;開始新——從開講藝術到結尾藝術要吸引聽者,引起共鳴。
2、說課要體現一個“美”字
美是藝術的核心,說課要跟講課一樣處處體現美,給人美的享受。內容美——教師要善于從教材里感受美、提煉美、提示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語言美——教師語言美是決定說課成敗的關鍵。情感美——情感是教學藝術魅力形成的關鍵因素,沒有強烈的情感,不可能把課說得成功。板書美——板書是教師的備課中構思的藝術結晶,它以獨特的魅力,給學生以美的熏陶。教態美——教態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教態美可以喚起學生對美的追求。
3、抓住一個“課”字,突出一個“說”字
(1)“說課”不等于備課,不能照教案去說。
(2)“說課”不等于講課,不能視聽課對象為學生去說。
(3)“說課”不等于背死課,不應將事先準備好的“說案”一字不漏地死背下去。
三、形成自己的風格
在博采眾長的同時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我雖然不具備那種演說家的氣勢,但我確立了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風格、和教學亮點。賽后獲得了評委的好評。
1、教學模式的創新
本課我采用了5P+2C的教學模式
在5P教學模式中加入一堂雙測(預習檢測和隨堂檢測)
2、注重課堂上各個環節的導入
課前賽歌激發學生——唱,簡筆畫引導學生——聽,變魔術吸引學生——學,身邊實物引導學生——說,視頻電影吸引學生——演,隨堂檢測引導學生——想,智力快車激發學生——答。
3、注重兩個熱身
課前熱身(熱情高漲地開始學習),作業熱身(興致勃勃地做作業)。
4、展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
本課圍繞著教師提出的任務,學生展開自學,對學,群學,交流,展示。在這一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給他們時間和空間去發現、去表達、去反思,教師作為一名組織者和引導者,能恰如其分地進行追問和補充,將學生的思維逐步引向深入。同時,組內的活動也為更多的學生提供了展示的平臺,使課堂參與面增大,積極性提高,使教學更有活力,更有實效。
5、密切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從知識的引入到知識的鞏固、拓展,都能結合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的同時,也能感覺出語言學習與實際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它服務于我們現實的生活。
6、注重評價和激勵
評價伴隨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
課前賽歌 (你認為哪個小組唱得好?互評)
預習檢測 (互批,全對的小組得星)
生成性問題 (教師評價)
展開活動時 (伙伴之間的互評)
隨堂測試 (互批,全對的小組得星)
智力快車 (搶答得星)
特級教師黃愛華曾說過: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得堅持做三件事:一是讀書,二是磨課,三是賽課。是??!與良師共伴,有同伴指引,通過賽課,精心的打磨每一節課讓我快速地成長起來。磨課磨去的是浮躁和淺薄,磨去的是急功近利,磨去的是眼高與手低間的差距,帶來的是寬容、感恩、理解和收獲。
筆者認為,不是所有的繭都可以化成碟,因為鉆不出來的蝶們承受不起化繭的痛,我卻希望自己經歷打磨課的苦與樂,破繭而出,在課堂上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