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艷
摘要:本文探討音樂教學,涉及審美教育、音樂鑒賞、互動教學幾個幾方面的問題,旨在對教學開啟一個新的思路,宋人獻曝,分享同仁。
關鍵詞:審美教育 審美情趣 音樂鑒賞 互動教學
一、音樂教學是審美教育的鼎足
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手段當中,音樂教學至堪重要。《慧人慧語》中說“吼一吼,精神抖;唱一唱,煩惱忘”。音樂賦予了生命更多的意義,讓生活變得絢麗多彩,讓世界變得充滿陽光。音樂超越了時空,讓無數人的心靈進行了溝通,它跨越了國界,讓無數人的斗志昂揚,趕走了低落的情緒,增強了人們的自信,喚起了無數人的渴望。在音樂的影響之下,很多平凡的頭腦,也產生過靈感的火花,有了非凡的成就。在音樂教學當中,通過高歌一曲,或者通過欣賞音樂,很多學生提高了音樂技能,在音樂中陶冶了心情,改善了心境,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增加了音樂修養,對音樂的感知逐步增強,進而提升了審美能力,改善了心理素質,達到了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提升了教學效率。
二、鑒賞音樂,讓學生懂得音樂與人生的關系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音樂古已有之,好的音樂讓人滌蕩心懷,讓人心潮澎湃,那么音樂要素的基本內容是什么?它又如何提高人的素質和能力的?
1.音樂是傾訴。音樂是創造者的一種心境,優秀的音樂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能夠促進人們對自身的了解,能夠讓人們得到無窮的力量,從而對自己進行審視、改善,從而認知自我、改變世界。
2.提高智力。音樂是靈魂的律動,是反映現實的最綺麗的藝術,是陶冶性情的寶器,是提升智慧的金玉之聲,能提高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作為新一代的人,我們應該具有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和必需的音樂文化水平,用音樂來美化自己的人生、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互動教學,讓學生盡情地自我展示
傳統課堂重規沓矩,學生昏昏沉沉,一課結束,有的學生如盲人執鏡,聾者聽海,不知所云。互動教學方式,除舊布新,以學生為主,師生關系融洽,使學生能盡情地自我展示,教師加入其中,巧妙引領,適當點撥,師生合作,其樂融融,無拘無束,氛圍和諧。學生的聰明才智能夠得到充分發揮,他們能夠放開手腳,每一個人都能最大限度地把潛質挖掘出來,個性得到了充分發揮。
1.合作的價值。合作是產生智慧的源泉,這種互動教學,就是一種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教學當中的合作,合作的價值,不僅僅是掌握了學習的要領,還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提升了音樂素質,升華了道德素養。
2.盡情發揮。如教唱《金孔雀輕輕跳》之時,我把音樂課堂辦成了一個五光十色的舞會,學生可以盡情歌唱。有舞蹈才華的學生還帶頭翩翩起舞,課堂氣氛歡快喜悅,高潮迭起。其中有幾個學生大膽地對舞蹈動作進行了演繹,獲得滿堂喝彩。學生們沉浸其中,不僅僅學習了,還進行了藝術的享受,群情踴躍,成就感頗濃。
3.即興創編。學習是為了創造,所謂才盡其用。一年級新教材中有《幸福拍手歌》的教學,我啟發學生進行“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根據音樂配合動作,不僅僅是手、腳,也可以,頭、肩、腰、胯全部動員,動作優美,表達了對真善美的向往,傳遞了愉悅、健康、快樂、幸福等信息。而且,時代感鮮明,娛樂感強烈,時代性的精神風貌得到了盡情地展現,魅力無窮,讓觀者回味無窮,擊節贊賞。
總之,教學從實際出發,嚴格貫徹音樂教學原則,遵從教學規律,理解學生的心理,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進而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