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海芬(1975-),女,大埔縣田家炳高級職業學校英語教師。主要研究方向:中職英語教學。
摘 要:我國雙語教學的不斷發展,對未來的幼兒園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從事幼師英語教學工作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師也要開始探索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英語課堂教學。
關鍵詞:職業能力;幼師;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3-0075-02
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使學生具備未來所要從事工作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以學會學習為目標,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基礎,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本文對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幼師英語課堂教學進行了探討。
一、幼師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注重知識傳授,輕視能力培養
傳統的學科本位教學以知識為中心,強調所學知識的科學性、連貫性與系統性,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輕視學生能力培養。
2.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方法單一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習者的一切活動都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教授什么,他們就學什么,課堂教學大多采用講述式,教學方法單一。
3.忽視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傳統的學科本位教學模式對學習內容、大綱、教材及教學進度都是“一刀切”,不過多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
4.成績考核重結果輕過程,評價方式單一
在學科本位教學模式中,評價一個人的學習質量通常是以個人的卷面分數為標準,課程知識部分的考試是評價該課程的唯一依據,強化了考試成績,難以保證受教育者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職業能力本位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
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課堂教學具有如下特征:教學目標明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教學材料形式多樣,職業針對性強;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教為輔;課堂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根據能力標準以過程考核代替傳統的一次性考核。
三、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英語課堂教學
幼師英語教學是一種語言習慣的培養過程,整個教學過程本身就是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方面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過程,要注重培養學生能力,重視功能的教學,重視交際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幼師學生畢業后面向幼兒園,幼兒園英語主要是進行啟蒙教育,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趣。
1.語言的兒童化及幼兒園英語課堂用語的使用
我們培養的是未來的幼兒教師,課堂語言應盡可能接近與兒童交流的模式,對幼兒教師來說,語言表達僅僅做到準確、清晰、規范是不夠的,還必須實現語言的“兒童化”,才能吸引幼兒。兒童化語言信息傳遞準確,語言生動,表現力強,童稚夸張。體態語是兒童化語言中最突出的特點,它借助手勢語、面部表情語、形象感,更便于幼兒理解接受。如學生回答問題時,不管對與錯,聽完后先給予肯定,然后就不足之處給予補充或者糾正。對于表現出色的學生在做出肯定回答“Well done.” “A good job.”的時候,可用較為夸張的語氣或體態語言來強調教師對他們的贊賞,通過這種積極的方式可激勵更多的學生表達自我,并為他們未來成功開展幼教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幼兒園英語課堂用語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把下列比較常用的英語滲透到英語教學中:①問候:Good morning/afternoon! Hello/hi,how are you? ②課程開始及休息:Its time for class./Shall we begin? Please look at me. Lets have a rest. ③結束課程:Class is over! Thats all for today. See you later.④點名:Is everyone here? Who isnt here? Why do you be late? Come in,please. 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掌握了幼兒園英語課堂用語,為將來幼教工作奠定基礎。
2.將游戲、故事、唱歌、繪畫等滲進英語課堂
在中職幼師的英語課堂上,我們可以設計讓學生感興趣、樂于參與的游戲來進行英語教學,把故事、歌曲、繪畫、手工、表演等融入到創設的英語環境中。
筆者通過對本縣幼兒園的實地考察和分析,在探索幼兒心理和研究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教材,大膽改革創新,并將這種教學方法付諸于實踐。如教動物的詞匯時,把動物的單詞貫穿到故事中: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故事中學習sheep 和wolf,龜兔賽跑的故事中學習tortoise和rabbit,狐假虎威的故事學習fox和tiger,這樣學生在精彩的故事中記住了動物的詞匯。教手指的詞匯時,讓學生唱where is thumb kin?學習thumb kin,pointer,tall man,ring man和pinky,學生在歌唱中記住了五個手指的詞匯。教水果的詞匯時,讓學生繪畫各種水果,另外的卡片寫上單詞如apple,durian,peach,pear等,看誰最快最準確地把圖畫和單詞匹配,把有趣的繪畫和單詞結合起來,使他們輕松掌握單詞。還可讓學生在自己的手工藝品上寫上英文單詞如fan,tree,basketball,house等,讓學生A問:where is my basketball/house?學生B要準確拿出該手工作品,在規定的時間看誰拿得最多最快,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掌握了單詞。還可以通過表演一些小品,如my family,學習mother,father,sister,brother等家庭成員的詞匯。
實踐發現,游戲教學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它突破了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不僅讓中職幼師英語的課堂真正地“活”起來,而且促進了英語課堂的高效輸出,形成了中等職業學校真正的特色英語課堂。
3.注重英語實訓課——試教
幼師英語實訓課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綜合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既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熟練掌握英語基本技能,也要認真鉆研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等等。依據幼兒生理、心理規律、語言習得規律以及他們所處的語言環境,探索出適合幼兒的教學模式。
筆者對這門課程采用理論闡述+親身模擬體驗與現場觀摩+師生點評的教學方式,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幾乎一有時間就相互切磋教學法,也能特別投入地去思考、撰寫各自不同的教案。如:教會幼兒英語數字one,two,three等,有些學生準備的是一張彩紙上寫阿拉伯數字1、2、3;而另外一些學生準備的是幾個水果;還有個別學生沒有準備什么,只在實操訓練時伸出相應的手指頭。在評價時他們就知道后兩種方法屬于直觀教學法,假若在手指頭上畫一些兒童喜聞樂見的圖片的話,扳手指頭的教法甚至更有吸引力。
讓學生開動腦筋在學校的幼兒英語模擬教室展開幼兒英語模擬教學活動,針對出現的問題尋找解決的辦法,這樣能有效地讓學生掌握理論,也能培養他們的教學操作能力。比如:經常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個教學任務。小組內各成員討論并自動分工由誰來完成哪個教學環節。模擬幼兒教師的學生能做到認真大膽教學,模擬幼兒的學生也能努力地思考:大班、中班、小班的孩子對待同一件事,分別有哪些不同的表現和反應?熱身活動、學習導入、情景開展、課外延伸等教學環節在學生的精心準備下妙趣橫生。另外,在見習、實習期間,就要求他們在進行現場觀摩之后,針對自己所接觸的幼兒分別寫出不同的模擬教案,思考自己的英語課該有何側重,怎樣才受到孩子的歡迎并具有實際效果,回到學校后就進行類似環境的英語模擬教學。
在當今幼兒英語教學法百花齊放的時代,誰能立足能力本位,在對英語知識本身有相當熟悉的前提下摸索出一套實用而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誰就具備了應戰能力。因此,教師要鼓勵幼師學生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及時總結經驗并記錄下來,不斷創新,努力把自己造就成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幼兒英語教師。
·教學教法·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幼師英語教學初探
參考文獻:
[1]翁燕華.能力本位教學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及反思[J].空中英語教室,2011(2).
[2]中國嬰幼兒教育網.幼師語言表達技巧有哪些[DB/OL].http://www.babyedu.com/2012/1209/10422.html.2012-12-9.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