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進
【摘 要】隨著我國高校教學體制改革的深入,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深入進行,新時期多元化文化思想觀念對高校的影響,傳統(tǒng)的價值觀正在受到沖擊,高校的學生管理模式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怎樣做好高校和諧化學生管理成為全國高校普遍重視的課題,構建高校的和諧管理模式,不僅是對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是保證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順利實現(xiàn)的需要。
【關鍵詞】和諧管理 學生教育 模式構建
0.引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向全國人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戰(zhàn)略目標和總任務,我國高校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構建學生和諧管理模式,如何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提高高校學生教育與管理的工作水平,不僅是高校在新時期加強管理建設的需要,也是高校與國家深化改革同步發(fā)展的需要,是高校更好地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默F(xiàn)代化新型大學生建設人才的需要。
1.高校構建和諧學生管理模式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整個社會在經歷深刻的變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作為上層建筑領域的高等學校教育,無論是教學形式和管理模式都在經歷深刻的變革,高校原有的學生管理模式已經與新的教學體制改革不相適應,新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正在不斷的探索中,和諧化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已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為我國高校學生和諧管理走出了一條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路徑。
在高等學校學生管理中采用新型的、和諧的、以人為本的模式管理,是對傳統(tǒng)的高校原有模式的變革,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是以支配服從的、從上而下的僵化型的被動式管理,這種管理形式忽略了大學生的個性化和心理特點,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是被動的,固化的,不是互動的,在這種固化的被動的管理形式中,被管理者的興趣、積極性、主動性都受到壓抑和束縛,他們缺少自己的發(fā)揮余地,他們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和條件都被局限在狹小的時空里,影響了大學生的成長需要,而新時期的和諧式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則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互動的,空間和條件都極其有利于他們之間的成長,是一種從下到上的新型的積極性管理,通過溝通和交流來進行共同協(xié)商,重視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培養(yǎng)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為培養(yǎng)新型的創(chuàng)新性大學生人才創(chuàng)造了條件。肖攀,蘇靜在《“人本化”理念與構建高校和諧學生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一文中提出:“現(xiàn)代教育對于教育對象的終極關懷應該是幫助每個人全面發(fā)展、自由發(fā)展和充分發(fā)展,人們關注教育公平的焦點是讓人人具有學習和發(fā)展的機會”。[1]構建以人為本的高校和諧學生管理模式,是高校在新時期時代發(fā)展中深化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徑,對高等學校在新時期深化改革和高校建設都有積極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新時期在高校構建和諧學生管理模式的新課題
我國的改革開放給國家和人民群眾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隨著社會化交流平臺的多樣化,網絡媒體信息的大量沖擊,多樣化、多元化的思想文化理念像是潮水般以極其廣泛的形態(tài)對人們的理念進行沖擊,形成了各種形式的多元化理念強烈碰撞,高校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高校的學生思想狀態(tài)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必然受到這些沖擊的重要影響,現(xiàn)代大學生的思想非?;钴S,求知欲望強,但是他們的人生觀又正處在成長階段,思想不成熟,對社會或者個人遇到的問題理解比較簡單,容易產生片面化傾向,他們有較強的自主觀念和競爭意識,他們無論在生活理念和思維方式方面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他們有理想,有進取心和事業(yè)心,向往成功和夢想,但他們又過多強調個人的得失;他們的思維極其敏銳,思維是多元的,善于接受新的事物,但是他們的思維理念又常常與傳統(tǒng)碰撞;他們的價值觀正在成長,卻又總是在多元化文化沖擊中搖擺;他們的發(fā)展愿望十分積極,但又往往太強調個性化張揚,他們主體意識大大增強,但是社會責任感逐漸弱化,導致有些學生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不可避免地發(fā)生沖突,等等。
面對這些形形色色的思想沖擊,如何因勢利導,對高校大學生進行以人為本的和諧管理,既尊重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又能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才能使他們在高校和諧的校園里成長為一個能適應深化改革需要的新時期大學生,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服務。
改革開放是一場偉大的變革,高校在改革開放中進行的學生管理模式的新探索,也是一場深刻的變革,現(xiàn)在,我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的重要發(fā)展時期,這對我國高校是一種有力的推動和鼓勵,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我們要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好形勢下,進一步加快構建高校和諧的學生管理模式的步伐,充分認識深化改革對高校構建和諧學生管理的指導意義,把深化改革作為動力,讓高校的學生管理改革與全國的深化改革同步進行,進一步深化管理模式的變革,更加適應新的形勢發(fā)展要求。
3.結束語
在深化改革中構建和諧學生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向,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管理中,同時從各方面重新審視在高校的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尋找差距,落實各項深化改革管理的具體措施,充分運用深化改革的有利時機,帶動高校和諧化學生管理的構建,使高校發(fā)展建設邁向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李靖茂. 論高校和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J]. 教育導刊,2010(3):49-52.
[2]肖攀,蘇靜. “人本化”理念與構建高校和諧學生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J]. 廣西教育,2010(30):49-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