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長勝
摘 要:要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首先要把小學數學課上得生動精彩,讓小學數學課堂不再死氣沉沉,給學生營造生動精彩的小學數學課堂氣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動精彩
數學是一門主要以計算為主的學科,相比其他科目,是比較枯燥的,很多老師針對學生上數學課時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做了不少努力,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本文結合筆者教學實踐,談談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不再枯燥乏味,而是豐富精彩。
一、“趣”為萬事先,有“趣”事不難
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首先是要對這件事的本身感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敢于挑戰困難,才會積極地去尋找解決困難的辦法,從而做好這件事情。學習,也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對小學數學課感興趣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巧設情境,激發興趣
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變化,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對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是很有幫助的。在課前,我們可以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的方式導入課堂,利用學生喜歡探究的好奇心來激發興趣;在課中,我們可以創設一些操作性的情境,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比一比、算一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在課末,我們可以設置懸疑,讓學生對下節課的內容充滿期待,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
2.使用多媒體技術,為課堂添彩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在教學“比一比”一課時,我們可以制作Flash課件,用動畫方式展示不同物體的數量差異。首先展示3只兔子,然后再展示5根蘿卜,比一比兔子多還是蘿卜多,然后讓3只兔子各吃掉1根蘿卜,比一比兔子多還是剩下的蘿卜多。通過類似的手法,比較長短和高矮。這種課件的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課件上,思維隨著教師的講解而跟進,學習的興趣得到了良好的提升。
二、課堂多互動,學習自輕松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
程。在教學活動中,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實施互動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去,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1.師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需要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將課堂教學內容有效地組織起來,創設合適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達到師生互動的目的。例如,在教學“比一比”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與教師進行比較,班上有20多個學生,而數學老師只有一個,所以學生人數比老師人數要多;老師穿的鞋子,比每一位同學的鞋子都要長,等等,再配合上老師的肢體語言,教學效果自然會很好。
2.生生之間的互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之間互動,一方面可以增進他們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
提高學習的效率。例如,在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的時候,教師可以列出幾個題目,如1+3=?;2+1=?;1+2=?;3-2=?;3-1=?等題目,將學生分成5人一組,讓他們通過人數的變化,來完成這樣的題目,使他們能認識到加法和減法的作用,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三、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參與特定的教學活動,獲得一些體驗,并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對此進行解釋和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以教材為基準,注重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為課堂添彩。
1.數學源于生活
數學是在人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是源于生活的。在生活中處處可以發現數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將生活實際引入課堂,豐富小學課堂,讓學生更有興趣學習數學。例如,在教學“比一比”一課時,可以將教室里的桌椅、墻壁等作為比較物,這樣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數學用于生活
數學源于生活,而數學又用于數學,在生活中處處可以用到數學。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注意使用所學到的數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商店買了3元的商品,給了老板5元錢,老板需要找回多少元;家里的飲料還剩多少罐,喝掉1罐還有多少罐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家里、在校外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數學的存在,讓他們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更能有效地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多種手段,從學生實際出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為課堂教學增添更多新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金睜.小學數學教學應洋溢濃郁的生活氣息[J].新課程,2013(3):181.
[2]陳躍貴.淺析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J].新課程學習,2013(6):21.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新
營子鎮第二小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