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芬
摘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通過語文教學使我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得以延續。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初級階段,雖然學習起來并不復雜,但對小學生來說卻十分枯燥。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識字產生興趣,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識字學習。因此,教師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枯燥、呆板、抽象的識字教學,變得更加新奇、活潑、具體,并讓學生認識到識字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增強學生識字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教學;識字教學;趣味
新課標提出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為響應新課標的要求,傳統的小學識字教學模式也進行了相應的整改,各種新型教學模式應運而生,趣味識字教學法就是其中較為突出的教學方法。運用趣味識字教學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大大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本文對小學識字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如何運用趣味識字教學提高小學識字教學效率進行探討。
一、小學識字教學的現狀
1.教師教學任務重,學生學習壓力大
語文教材后面的生字會分為兩大類,一類生字要求學生會認即可,而另一類生字要求學生會認、會寫。而驗證教育成果的最終方法是考試,所以,迫于考試的壓力,學生對兩大類生字都要掌握,這就使得教學任務翻了一倍,學生的學習負擔也增加了一倍。除此之外,一些學校還對學生課外閱讀識字量有一定的要求,在層層重壓之下,學生漸漸對識字失去了興趣,甚至產生厭煩情緒。這就導致識字教學不能成為幫助學生成長的基石,而成為學生求學之路上的重擔。
2.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對識字失去興趣
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思想受到禁錮,慣性地認為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者,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硬性地被灌輸知識。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常常采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長期處于這樣的學習環境中,不僅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對知識探索的熱情,同時,也會對識字失去興趣,最終,學生不僅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和記憶,而且還會對日后的學習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二、小學趣味識字教學具體措施
1.鼓勵夸獎法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行為得到認可,孩子也不例外,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所以,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教師應該時刻將這句話記在心里,自覺踐行,通過夸獎和鼓勵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識字教學中激勵方法有很多,例如,舉辦識字競賽,還可以定期開展識字方法交流會,將學生分成識字幫助小團隊等。在舉辦活動的時候要遵照“賞識教育”的原則,對于喜愛識字、識字量較大、識字方法好的學生,應該在學生面前給予夸獎、表揚,通過榜樣效應,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強化學生對識字的興趣,讓學生生成“比、趕、超”意識。利用學生對于表揚、夸獎的期望,來激勵他們進行識字學習,最終讓學生愛識字、會識字。
2.奇思妙想法
小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想象力也非常豐富,常常會冒出很多新奇的想法。因此,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可以針對小學生這一特點,靈活地運用奇思妙想法來提高教學效率。奇思妙想法是將漢字的規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傳授給學生,然后,幫助學生分析漢字之間音、形、義之間的關系,再通過奇妙的聯想,使漢字與現實事物產生聯系并浮現在腦海之中,進而完成對生字的記憶。在運用這一方法時,要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和分析能力充分地發揮出來,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漢字聯想。
例如,在教學西師版小學語文一年級《形象的漢字》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所學漢字進行聯想,如“日”字,本義是太陽,而字看起來也像一輪圓圓的大太陽;“月”字,則像一把銀鐮;“山”字,就像一座座山峰。通過這樣的聯想法,學生將漢字與事物聯想起來,就更容易理解和記憶了。
3.游戲激趣法
小學生正處于好動、貪玩的階段,太過嚴謹、呆板的教課方式,無法激發出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游戲激趣法就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將游戲與識字教學有機結合,讓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例如,在進行西師版小學語文一年級《綜合性學習:漢字娃娃找朋友》教學時,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活動。要準備三種不同顏色的頭飾卡,帶著不同顏色頭飾卡的學生相互組合會出現不同的效果,共有以下三種:偏旁部首與獨體字組合成新漢字;漢字與漢字組成詞組;漢語拼音與字和詞配對。通過游戲教學將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加富有趣味性,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并在學習中感受快樂。
4.對比識字法
當教學生字的時候,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應用對比識字教學法。對比識字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區分漢字之間的區別,通過區別加深記憶,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對比識字法是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應用添加或者替換的方法,對兩個或者多個相近、相似的漢字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幫助學生準確記憶。例如,對西師版小學語文第二冊《莊稼小衛兵》的生字進行教學時,教師在黑板上貼上“清”“情”“晴”“睛”“請”的漢字卡片,通過對漢字的講解,幫助學生分析漢字間的區別,“清”是指清水,表示某種液體,所以用“氵”字旁;“情”指代心情,是人內心的想法,所以用“忄”字旁;“晴”是晴天,指有陽光的日子,所以用“日”字旁……通過對比,學生可準確地理解漢字的詞義,幫助學生加強記憶,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5.隨身記憶法
想要加強識字效果,加深記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隨時、隨地、反復地進行記憶。因此,可以讓班級上的學生隨身攜帶顏色鮮艷可愛的小卡片,當學生遇到記憶困難的漢字時,可以將漢字寫在卡片上,時常拿出來看一下,當漢字記熟后可將漢字擦掉寫新的生字。通過學生隨身反復查看小卡片,達到加強記憶的效果,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學識字的習慣,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新課標提出要“以學生為本”,教學目標的制訂和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從孩子角度出發。而小學趣味識字教學就是在小學生的認知規律、興趣喜好以及漢字特點的基礎上,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來迎合小學生的喜好,進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識字效率與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娜.小學語文的趣味識字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25).
[2]鄧明建.小學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10).
(作者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茨竹中心小學校)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