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榮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國際化越來越加強,掌握英語成為學生一項必備的技能。因此,英語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雖然職業學校重視培養能力和專業技能,但有關英語教育的問題不容忽視。所以重點探討了當前的英語現狀。
關鍵詞:職業學校;英語口語;方法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與世界各國的聯系也在加強,英語人才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學校教授的英語普遍較差。我們就對中職生英語會話能力的提升提出幾點相應的看法。
一、影響學生交流能力的原因
1.學生對英語存在恐懼性
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低源于自身的心理因素。對于英語口語的懼怕使現代學生的英語都變成了“啞巴”英語。無法消除因為口語出錯而帶來的丟臉感覺。久而久之,學生的口語水平就會越來越低。
2.缺乏持久性的訓練和足夠吸收
聽說讀寫技能是評判學生英語學習好壞的標準。這一過程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慢慢提高,但有的學生“三心二意”,缺乏科學的學習計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使已經提高的英語水平又回歸到了“起點”,這種學習態度與方法一定要改正。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吸收”與“釋放”是相輔相成的,只有高質量地吸收,才能有足夠量的釋放。
3.客觀環境決定了學生很難主動參與口語練習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課堂,忽略課外學習帶來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將課堂與課外學習有機地統一起來,增強學生學習口語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樂觀的生活態度;給每一個學生發揮自我聰明才智的機會,創作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外環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二、提高中職生英語交流能力的方法
1.加強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鼓勵學生大膽地講出英語
學生的自卑心理,影響著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使他們消極地對待英語口語的學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心理調節,使他們感覺到英語口語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學,學習任何知識出錯都是正常現象。敢不敢說與能不能說好有很大關系。學習口語只是交流的一種方式,只有大膽地去說,隨著時間的深入,水平會越來越高,失誤也會越來越少,離學好英語口語也就會越來越近。
2.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文化氣氛,積極開展英語口語交流活動
教師不是課堂的“主宰者”,他們是學生的合作者與調劑師,更是學習的引導者。每個人都有心情低落的時候,教師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到課堂中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到課堂的學習效率。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會讓學生感覺到身心的放松,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寬容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對于他們的錯誤行為要細心地開導,讓他們認識到學習中的錯誤是不應回避的,要迎難而上,只有勇于正視自己的錯誤才能走向成功。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間舉行一些活動,例如,文章誦讀比賽、英文詩歌背誦大賽、模擬情景劇等。因此,一節寬松愉快的英語課,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樹立積極向上的信心。
3.注重培養語感,加強英語聽力訓練
教師不應只關注學校開設的僅有的課程,要在口語、聽力、寫作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課外教學。像英語視聽、精讀、閱讀以及商務英語等都可在教學范圍以內。視聽教材中的語句大多數來自生活,更加地貼近現實,會使學生感覺到一種親切感,更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精讀可以使學生更透徹地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借鑒寫作模式提高英語的寫作水平;商務英語更加貼近工作實際,教師應該著重考查學生的翻譯水平與口頭寫作能力,為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成績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我們向學生推薦《標準美國英語》聽力材料,要求學生在課外聽,作為課堂聽力的補充,同時布置學生利用業余時間收看電視臺的英語新聞、英語專題節目,或觀看英語原版VCD片或光盤,廣泛吸收知識。組織英語社團活動,如《英語輕松談》俱樂部,開展演講、辯論等活動。
4.運用現代教學用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不能只局限于“講”的過程,更應該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將圖片、視頻、音樂在多媒體設備上播放,可以給學生最直觀的感受,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吸引目光。例如,在講中職英語第三冊第四單元的課文“The Thames”時,可以先在多媒體上播放一些關于泰晤士河的圖片,指著圖片的風光,提出一些問題。學生可以一邊欣賞風光,一邊思考老師的問題。既豐富了課堂文化,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不斷擴大,人們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語言作為一種交流手段顯得更加的重要,英語又是所有語言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所以,在新時期我們要結合所學的內容,運用科學的方法改進教學,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當代的教育要求,不斷地在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促使學生成為綜合性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志成.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及教學重點的分析[J].職業英語教學資訊,2012(06).
[2]葉琳.針對專業教學需求的職業英語教學探析[J].職業教育信息,2011(09).
編輯 王團蘭